[发明专利]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9420.5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本虎;高占义;赵华;孙新忠;杨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B1/00 | 分类号: | E03B1/00;E03B3/04;E03B7/00;E03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区 管道 输水 灌溉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中的灌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渠灌区的灌溉。
背景技术
用管道代替明渠进行输水灌溉具有节水、节地、省工、省时、省电、灌水及时、地形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我国的井灌区,受井的出水流量较小这一条件制约,管网输水灌溉系统通常为“单井——同管径的干支管道——田间给水栓”的应用模式,其简单易学,技术已较成熟,故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在我国井灌区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在渠灌区,即流量较大的自流灌区、提水灌区,发展自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没有规范可依,这是由于与井灌区相比,渠灌区自压管道输水的管道管径大、管道流量大、水流流速高,田间单个给水栓的流量大,同时开启的给水栓多。渠灌区自压管道输水的管道水流流速最高可达3~4m/s,远大于井灌区规范规定的0.5~1.5m/s;渠灌区田间给水栓的流量最高可达250m3/h,远大于井灌区的40~60m3/h左右井的出水量;渠灌区田间给水栓的数量通常为10多个同时出水联用,远大于井灌区通常的单井单给水栓出流;渠灌区干管流量通常在0.5m3/s以上,远大于井灌区的0.011~0.016m3/s;渠灌区干支管的管径常采用600mm以上的刚性管,而井灌区常采用110mm以下管径的塑料管。流量、管径的大小是区别渠灌区和井灌区二者的关键性要素。故渠灌区在管道系统结构、分水调压设施、管网压力、给水栓数量等都与井灌区或城市供水管网有明显的不同,因而不能简单套用井灌区规范进行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一种新的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型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应用于渠灌区的、可实现根据灌水需求及时进行灌溉、节约用水的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包括水源,其中所述水源为水库的蓄水、池塘的蓄水或者河道的来水,所述水源的岸墙内埋设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位于所述水源的水面之下,第一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水源相通,第一管道的进口端前设有进水闸门,所述水源的岸墙上还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水源的水面之上,第一管道的进口端的管道顶壁上设有通气管进口孔,通气孔与通气管进口孔之间连接有通气管;
还包括分水减压池,所述分水减压池的侧壁上分别穿插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端连通,进水管的出口端位于分水减压池内且进水管的出口端开口朝上,出水管的进口端位于分水减压池内的底部;所述分水减压池内固定有横梁,横梁上固定有轴套,轴套内穿插有摇臂,摇臂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铰接销铰接有阀杆,阀杆的下端固定有圆板,圆板的下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扣在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摇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铰接销铰接有浮球杆,浮球杆的下端固定有浮球,浮球的外周均匀地设有四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杆,所述分水减压池内的底部设有杆底座,四根限位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杆底座上;
还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给水栓,第二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连通;
所述水源的海拔高度高于所述分水减压池的海拔高度,所述分水减压池的海拔高度高于所述给水栓的海拔高度。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进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端通过第一柔性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水管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柔性接头连接。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水源的岸墙边设有拦污栅,拦污栅位于所述进水闸门之前。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用于测量第一管道内水的流量的量水装置,量水装置离第一管道进口端管口的距离大于第一管道直径的5倍。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25mm~150mm,所述通气管进口孔离第一管道进口端管口的距离小于第一管道的直径。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出水管的位于分水减压池侧壁内的管段上设有防渗环。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进水管的出口端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变小。
本发明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其中所述四根限位杆的顶部共同固定有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针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测定水中汞浓度的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