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PGA单粒子翻转防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9347.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凯;施蕾;田宇斌;吴琨;刘波;任宪朝;孙强;程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pga 粒子 翻转 防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PGA单粒子翻转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星载电子产品中大量采用了FPGA设计。由于FPGA会受到空间辐射环境影响引起单粒子翻转(SEU),导致逻辑错误,造成产品功能失效。因此,在选择空间应用的FPGA时,需要采用抗辐射加固的FPGA芯片。但由于国外对我国的抗辐射加固FPGA芯片实施禁运,在星载电子产品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抗辐射加固设计措施来提高FPGA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
现有的设计往往通过FPGA内部逻辑的三模冗余和动态刷新重配置技术提高FPGA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由此带来FPGA规模的大幅度增加和硬件设计复杂度的大幅提高,功耗、重量、成本等也相应的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FPGA单粒子翻转防护方法,通过状态机的复位接口设计,增强了FPGA空间应用的抗辐射能力,提高了星载电子产品中FPGA空间应用的可靠性,可以很好地克服单粒子翻转对星载电子产品的影响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FPGA单粒子翻转防护方法,采用状态机的方式对FPGA的逻辑状态进行控制,所述的状态机包括一个空闲状态和N个逻辑状态,所述的N个逻辑状态依次转换,每一个逻辑状态都对应FPGA中设定的一个逻辑状态;FPGA上电或者复位完成后,状态机初始处于空闲状态;当设定的FPGA所要跳转的逻辑状态的触发条件不满足时,状态机控制FPGA保持当前的逻辑状态,当设定的FPGA所要跳转的逻辑状态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状态机控制FPGA进入对应的逻辑状态;当发生单粒子故障导致FPGA跳转至无效状态或者非设定的下一个逻辑状态时,通过状态机复位接口使FPGA返回初始状态,等待对下一次触发条件进行判断并对FPGA的逻辑状态进行控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方法无需采用FPGA寄存器的三模冗余设计,减少了同等复杂度逻辑设计的FPGA资源使用量,能够优化FPGA布局布线结果,提高了FPGA的评估频率;
(2)本发明方法配合FPGA内部的状态机复位接口,主动定期对FPGA内部的状态机进行复位初始化,将SEU引起的状态机混乱恢复至初始态,保证FPGA的逻辑功能;
(3)本发明方法能够在FPGA不重新上电或者重新复位的情况下,恢复由SEU单粒子翻转引起的FPGA状态机逻辑转换错误,而FPGA其他逻辑功能不受影响;
(4)本发明方法部分弥补了FPGA元器件抗SEU指标不足情况下的卫星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无SEU情况下的状态机切换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发生SEU情况下的状态机切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FPGA代码设计时采用安全状态机的防护设计;
(2)FPGA设计时增加状态机复位接口设计;
(3)配合FPGA逻辑设计,每次FPGA设计逻辑启动前,操作状态机复位接口重新初始化状态机;
状态机包括一个空闲状态和N个逻辑状态。空闲状态主要负责完成FPGA内部逻辑的初始状态设置;其他N个逻辑状态和FPGA实现的逻辑功能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相关,每一个逻辑状态都对应FPGA中设定的一个逻辑状态,FPGA在该状态下需要进行的不同操作,如FPGA对外输出一个脉冲信号或者启动一个定时器工作等;这N个逻辑状态与FPGA具体应用相关。
具体工作过程为:FPGA复位完成后,状态机处于初始空闲(IDLE)状态;当状态机转换条件满足时,转入某一个状态等待下一个触发条件;当状态机转换条件满足时,依次进行FPGA的状态转换,按照FPGA设计逻辑完成预定功能后回到初始空闲(IDLE)状态,完成一次完整的FPGA逻辑功能,等待FPGA启动下一次工作时序。当状态机的转换受到SEU影响造成状态机死锁,则将FPGA内部的状态机逻辑恢复至初始状态(例如通过软件复位的方式),等待FPGA启动下一次工作时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的完整工作过程如下:
(1)FPGA上电或者复位完成后,状态机处于初始空闲(IDLE)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成本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用纳米缓释饲料喂养胭脂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