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的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9140.4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13/00;H01B1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性 玻璃丝 复合 薄膜 电磁线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线制造设备,通常包括放线架、用于对导线进行计米的计米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导线进行校直的校直装置、用于除去所述的导线上的毛刺的抛光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导线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导线进行风干的风干装置、用于将薄膜绕包到所述的导线上的薄膜绕包装置、用于对电磁线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电磁线进行滚压的滚压装置、烘箱、用于将滚压后的电磁线冷却的水冷吹干装置、用于对所述的电磁线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收线机,但是,其放线架和收线机通常位于设备的两侧,使得生产线较长;并且,如果要对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进行生产时,需要先对导线进行绕包复合薄膜热封收线后,再包丝浸漆烘焙,需要进行两步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成型的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的制造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的制造设备,包括放线架、用于对导线进行计米的计米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导线进行校直的校直装置、用于除去所述的导线上的毛刺的抛光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导线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用于对所述的导线进行风干的风干装置、用于将薄膜绕包到所述的导线上的薄膜绕包装置、用于对电磁线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装置、用于对加热后的电磁线进行滚压的滚压装置、用于将滚压后的电磁线冷却的水冷吹干装置、用于对所述的电磁线进行牵引的牵引装置、收线机,所述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用于对水冷吹干后的电磁线进行浸漆的第一漆缸、用于对浸漆后的电磁线进行第一层玻璃绕包的第一玻璃丝包头、用于对绕包好第一层玻璃丝的电磁线进行浸漆的第二漆缸、用于对所述的电磁线进行第二层玻璃绕包的第二玻璃丝包头、用于对绕包好第二层玻璃丝的电磁线进行浸漆的第三漆缸、用于对所述电磁线进行自粘涂层浸渍的自粘涂层漆缸、用于对所述的电磁线进行烘焙的烘箱组件,所述的放线架和所述的收线机位于同一侧。
具体地,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的烘箱组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玻璃丝包头之间的主动轮、位于所述的烘箱组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漆缸之间的从动轮、位于所述的第三漆缸和所述的自粘涂层漆缸之间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以及用于改变所述的电磁线方向的多个过桥轮。
更具体地,所述的过桥轮有2至3个,一个所述的过桥轮位于所述的主动轮与所述的第二玻璃丝包头之间,另外的所述的过桥轮位于所述的第二导轮与所述的自粘涂层漆缸之间。
具体地,所述的烘箱组件包括用于浸漆后的电磁线进行烘焙的第一主烘箱和第二主烘箱、用于对浸渍有自粘涂层的电磁线进行烘焙的辅烘箱。
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主烘箱、第二主烘箱、辅烘箱为并联设置。
更具体地,所述的辅烘箱位于所述的第一主烘箱与所述的第二主烘箱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二主烘箱位于所述的第一主烘箱与所述的辅烘箱之间。
更具体地,所述的第一主烘箱、第二主烘箱、辅烘箱均为卧式烘箱。
更具体地,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呈螺旋状卷绕成具有设定直径的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放线架和收线机设置在同一侧,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配合集约型要求,使得操作质控点相对集中,有利于缩短操作距离,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本发明通过设置复合薄膜绕包装置、感应加热装置、第一漆缸、第一玻璃丝包头、第二漆缸、第二玻璃丝包头、第三漆缸、自粘涂层漆缸和烘箱组件,使得自粘性玻璃丝包复合薄膜绕包电磁线在这一生产设备上可以一次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生产小线规电磁线);
附图3为本发明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生产中等线规电磁线);
附图4为本发明部分装置的示意图(生产大线规电磁线);
其中:1、放线架;2、计米装置;3、校直装置;4、抛光装置;5、清洗装置;6、风干装置;7、薄膜绕包装置;8、感应加热装置;9、滚压装置;10、水冷吹干装置;11、第一漆缸;12、第一玻璃丝包头;13、第二漆缸;14、第二玻璃丝包头;15、第三漆缸;16、自粘涂层漆缸;17、收线机;18、主动轮;19、从动轮;20、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过桥轮;23、第一主烘箱;24、第二主烘箱;25、辅烘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