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序批式硫铵溶液氧化及硫磺浮渣脱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3958.5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李社锋;宋扬;陶玲;汪尚朋;潘春锋;李建;朱文渊;覃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246 | 分类号: | C01C1/246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治河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序批式硫铵 溶液 氧化 硫磺 浮渣 脱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序批式硫铵溶液氧化及硫磺浮渣脱除方法,用于氧化氨-硫铵法脱硫生成的硫铵溶液中的亚硫酸铵,脱除氨-硫铵法脱硫生成的硫铵溶液中的硫磺及粉尘等悬浮物,属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氨法脱硫系统中,生成的硫铵溶液中亚硫酸铵难以完全氧化,亚硫酸铵会降低硫铵品质,降低氨-硫铵法的经济性。而且,硫铵溶液中经常出现硫磺和粉尘等构成的悬浮或半悬浮杂质,这种杂质的出现一般会影响到硫铵成品的纯度和品质,严重时会导致后续的蒸发结晶生产设备中硫磺等悬浮物杂质的富集,直接造成生产的非正常停车,严重制约了硫铵车间的生产能力。目前,氨-硫铵脱硫工艺中,对硫铵溶液中的亚硫酸铵无合适的处理措施,对硫铵溶液中的杂质仅采用了沉淀等方式脱除灰渣等重成分,而对硫磺等悬浮杂质却无有效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硫铵溶液中含有亚硫酸铵及脱硫生成硫铵溶液中硫磺及粉尘等悬浮物含量超标的问题,在溶液进入蒸发结晶工艺前,对溶液进行最终氧化,并对溶液中的硫磺及粉尘等悬浮物进行脱除,获得纯净度较高的硫铵溶液,避免亚硫酸铵、硫磺及粉尘悬浮物等杂质进入后续结晶生产,从而提高硫铵成品质量。杜绝亚硫酸铵、硫磺悬浮物等对结晶生产过程的干扰,进而提高结晶效率和硫铵车间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序批式硫铵溶液氧化及硫磺浮渣脱除方法,待处理硫铵溶液先进入接触池,在接触池内与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反应,进行硫铵溶液的氧化,氧化后的硫铵溶液经溢流堰至分离池,溶解在分离池内溶液中的空气携带溶液中的硫磺杂质上浮至分离池溶液表面,杂质由刮渣机去除,并通过管道进入硫磺渣箱,硫铵溶液经过溢流堰进入清液池,通过溶气加压泵进入溶气罐,空气压缩供给器的压缩空气进入溶气罐后溶解在硫铵溶液中,形成溶气混合液,溶气混合液从溶气罐中经过释放器回到接触池,进行净化循环;当循环中的硫铵溶液硫磺含量不大于0.2%,亚硫酸铵的氧化率为97%-99%时,关闭溶气加压泵,打开清液输送泵,经过管道由清液输送泵输送至硫铵结晶系统,完成整个净化过程。所述溶气罐内工作压力大于0.4MPa,且罐体内部设置有溶液喷洒及填料混合层。所述硫铵溶液返回接触池内时,在接触池内设置有一组或多组均布释放器。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待处理的硫铵溶液依次经过接触池、分离池和清液池,经溶气罐加压溶有空气的硫铵溶液接入接触池底部,在接触池底减压释放微气泡,对硫铵溶液进行最终氧化,并粘附硫铵溶液中硫磺及粉尘悬浮物。浮于硫铵溶液表层的硫磺及粉尘悬浮物在分离池经刮渣机刮除进入硫磺渣箱排出。经多次循环处理后的硫铵溶液由清液输送泵输送至硫铵车间备用。硫铵溶液中绝大部分亚硫酸铵、硫磺及粉尘构成的悬浮物等杂质得到的有效清除,硫铵溶液得到了进一步净化处理,阻挡了亚硫酸铵、硫磺及粉尘悬浮物等杂质进入蒸发结晶生产设备,避免了对硫铵车间结晶生产的干扰,为硫铵车间的高效稳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附图1。
一种序批式硫铵溶液氧化及硫磺浮渣脱除方法,本发明采用将待处理硫铵溶液先进入接触池1,硫铵溶液在接触池1内与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反应,进行硫铵溶液中亚硫酸铵的氧化,氧化后的硫铵溶液经溢流堰至分离池2,溶解在分离池2内溶液中的空气携带溶液中的硫磺杂质上浮至分离池2的溶液表面,杂质由刮渣机4去除,并通过管道进入硫磺渣箱8,硫铵溶液经过溢流堰进入清液池3,通过溶气加压泵6进入溶气罐7,空气压缩供给器5的压缩空气进入溶气罐7后溶解在硫铵溶液中,形成溶气混合液,溶气混合液从溶气罐7中经过释放器10回到接触池1,进行净化循环;当循环中的硫铵溶液硫磺含量不大于0.2%,亚硫酸铵的氧化率为97%-99%时,关闭溶气加压泵6,打开清液输送泵9,经过管道由清液输送泵9输送至硫铵结晶系统11,完成整个净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3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