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系统中有机溶媒气体的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3158.3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中;刘长春;师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系统 有机 溶媒 气体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系统中有机溶媒气体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真空系统实现物料转移的技术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例如,采用真空系统实现物料转移的技术在化工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
在化工领域中通常需要借助真空进行物料转移,而物料中通常含有易挥发性有机溶媒气体,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媒挥发形成的气体。该些气体会随着真空吸力进入真空泵水槽,进而部分气体会散发到车间空气中,对车间工作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如果能够及时回收这些易挥发的有机溶媒气体不仅能改善车间工作环境,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真空泵前面安装一台碳钢贮罐,溶媒气体在进入真空泵水槽时首先经过碳钢贮罐,部分溶媒气体在碳钢贮罐内凝结。然而,采用碳钢贮罐用于过滤溶媒气体效果较差,车间内仍然存在较大的溶媒气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系统中有机溶媒气体的回收装置,其能够有效回收溶媒挥发的气体,降低车间内的溶媒气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真空系统中有机溶媒气体的回收装置,包括:
进气口与反应釜的抽真空口相连接的气体阻尼管;
进气口与所述气体阻尼管的出气口相连接且用于收集反应物料的第一缓冲罐;
进气口与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出气口相连接的冷凝器;
进气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相连接的溶媒收集罐;
进气口与所述溶媒收集罐的出气口相连接的第二缓冲罐,且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出气口与真空泵水槽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为螺旋板冷凝器。
优选地,所述气体阻尼管的伸展长度为5-50m。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为20-10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真空系统中有机溶媒气体的回收装置,包括气体阻尼管、第一缓冲罐、冷凝器、溶媒收集罐以及第二缓冲罐,由反应釜抽出的气体依次经过气体阻尼管、第一缓冲罐、冷凝器、溶媒收集罐以及第二缓冲罐最后进入真空泵水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反应釜为容置有反应物料的反应物容器,其设有抽真空口,真空泵通过抽真空口为反应釜提供真空环境。另外,当真空泵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含有溶媒气体的空气处于高速流动状态,当含有溶媒气体的空气由反应釜抽出后,首先经过气体阻尼管,气体阻尼管能够有效增加系统阻力,降低了有机溶媒气体的流速,为后续能够充分凝结溶媒气体做好铺垫。当溶媒气体经过气体阻尼管的阻尼作用后,进入第一缓冲罐,由于含有溶媒的气体已经经过气体阻尼管的降速作用,空气中掺杂的反应物料可被收集在第一缓冲罐,在回收反应物料的同时还能提高后续回收的溶媒的纯度。经过气体阻尼管的降速作用和第一缓冲罐的提纯之后的溶媒气体进入冷凝器,冷媒气体在冷凝器的作用下冷凝为液体,并随着抽真空方向流入溶媒收集罐内进行收集,剩余气体经过第二缓冲罐后通入真空泵水槽内。第二缓冲罐能够进一步收集少量剩余的溶媒液体减少溶媒排出至车间环境中的同时,其主要还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比如,当突然停电时,第二缓冲罐可防止真空泵内的水倒吸到溶媒收集罐中,而影响收集到的溶媒纯度。
如此设置,本发明提供的回收装置,能够最大限度的收集溶媒气体,降低排放至车间内的溶媒气体排放量。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回收装置,还能够降低回收溶媒中的反应物料和水分的含量,提高了回收的溶媒纯度,并且当出现误操作或突然停电时,本发明提供的回收装置,能够防止真空泵内的水倒吸到溶媒收集罐内而导致溶媒纯度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回收装置示意图;
图1中:
气体阻尼管—11、第一缓冲罐—12、冷凝器—13、溶媒收集罐—14、第二缓冲罐—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真空系统中有机溶媒气体的回收装置,其能够有效回收溶媒挥发的气体,降低车间内的溶媒气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3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气液态油连续冷凝回收装置
- 下一篇:太空游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