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452.2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宝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丹佛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0 | 分类号: | 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523073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套筒 换热器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在两种介质间交换热量的设备,都是基于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的一种或其中某些方式的组合来传递热量。
目前适用于气体热交换的常见换热器按结构形式主要有管壳式和套管式,包括热风进口、热风出口、冷风进口、冷风加热出口、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热风进口、热风出口与热风通道连通,冷风进口、冷风加热出口与冷风通道连通;冷风和热风分别在冷风通道与热风通道内流动,彼此进行热交换。
管壳式结构式传热管束采用焊接或胀接将其固定在两端管板上,再将管板固定在壳体上。两种介质在管子内外流动形成热交换,其缺点是管子难拆洗,当温差在70℃以上时,将由于产生的热应力过大而损坏。
而套管式结构是将直径不同的管子套在一起,两种介质分别在内管中和两管间环形空间中通过,进行热交换。
上述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都采用了管子材料,其截面面积相对较小,换热的效率不高,为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只能以增加长度和数量,故增加设备重量及焊接成本,一般在无特殊装置的情况下只适用于两种介质温差小的场合,否则会因热膨胀而产生很大的应力,最终导致换热器报废。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缺陷,市场上推出了一种重量轻、换热效率高的套筒式换热器,套筒式换热器包括保温装置,现有的保温装置结构复杂,易于破碎,保温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结构简单,难以破碎,保温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换热内胆,所述换热内胆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保温层,所述内胆分别设有交换介质入口、热媒入口和排污口。
其中,所述第一隔热层为纳米级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级隔热层的分子间的距离小于红外线的波长。
其中,所述第二隔热层为纳米级微孔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级微孔隔热层为碳酸钙层或者碳酸镁层。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钙层或者碳酸镁层的孔洞率为90-95%,所述孔洞的孔径为15-20nm。
其中,所述保温层为无氟聚氨酯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无氟聚氨酯保温层的导热率为0.015-0.018w/(m·k)。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包括 换热内胆,所述换热内胆外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和保温层,所述内胆分别设有交换介质入口、热媒入口和排污口;换热内胆的热散失的主要形式为热辐射,而热辐射主要为红外光波发散,在换热内胆的外表面设有的第一隔热层的分子间的距离小于红外线的波长,有效地阻隔和反弹红外光波,防止热散失;在第一隔热层的外表面设第二隔热层,第二隔热层为纳米级的碳酸钙层或者碳酸镁层,所述碳酸钙层或者碳酸镁层的孔洞率达95%且孔径为20nm,不但能够有效防止热量辐射、固体传导,还能吸附孔洞里的气体,这种结构在第二隔热层产生类真空状态,可以使第二隔热层的分子振动热传导和辐射热传导效率趋近于零,能有效地阻隔换热内胆的热能散失;保温层为无氟聚氨酯保温层,其导热率为0.015-0.018w/(m·k),该保温层利用无氟聚氨酯在专用的发泡设备精确控制下以150公斤压力整体发泡而成,该保温层具有以下优点:1、导热率仅0.018w/(m·k),有效防止热散失;2、专用设备控制发泡过程,结构均匀稳定;3、整体发泡使保温层充满整个第二隔热层;4、由于第二隔热层是多孔洞结构,受外力容易破碎,整体发泡可以对第二隔热层进行缓冲保护,有效吸收外力冲击,保护第二隔热层不受破坏。
附图说明
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套筒式换热器的保温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丹佛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丹佛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压式除尘引风机切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气体分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