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2405.8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94;A61P17/00;A61K33/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急性 湿疹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急性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急性湿疹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背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患处炎症反应通常较明显,尤其中央部位更为显著,往往伴有糜烂、渗出,但病损境界不清楚,肿胀也较轻,自觉痒甚,其瘙痒程度与发病部位、个人耐受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痒以夜间尤甚,症情厉害,可影响睡眼。还有因搔痒而易并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毛囊炎、疖肿、 脓疱疮、淋巴管炎、淋巴腺炎等化脓性皮肤病。目前西医多采用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啶等,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C等合用提高疗效。外用药剂型应依据临床皮损表现来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急性湿疹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
中医认为,风、湿、热是急性湿疹发病的外在因素。风盛则痒,风善行而数变,故急性湿疹剧痒,浸淫泛发;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性黏腻,故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湿热蕴久耗血伤阴,又导致脾虚血燥,肌肤失养故而肥厚皲裂,缠绵不愈,内因则与心、肝、脾有关,并与享赋、饮食、情志等密切相关,其发病机理为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因复感风、热、湿邪,内外相搏,充于胰理而发病。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急性湿疹的发病机理,以燥湿健脾、解毒透疹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对症治疗急性湿疹存在易反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生地10-40份、牡丹皮5-20份、赤芍5-20份、紫草5-20份、大黄10-40份、苦参10-30份、黄柏5-25份、石膏10-40份、苍术5-25份、茵陈10-40份、地胆草5-20份、蒲公英10-40份、双花10-40份、蝉蜕5-20份、僵蚕5-20份、防风5-20份、当归10-30份、蒺藜5-20份、薏苡仁10-40份、茯苓10-40份、泽泻5-25份、土茯苓10-40份、桃仁5-20份、红花5-20份、扁蓄5-20份、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生地30份、牡丹皮12份、赤芍12份、紫草10份、大黄30份、苦参20份、黄柏15份、石膏30份、苍术15份、茵陈30份、地胆草10份、蒲公英30份、双花30份、蝉蜕10份、僵蚕10份、防风10份、当归20份、蒺藜10份、薏苡仁30份、茯苓30份、泽泻15份、土茯苓30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扁蓄10份、甘草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荣成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组合物的改进和与组合物有关的改进
- 下一篇:制造安抚奶嘴的方法以及安抚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