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1335.4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杰;仝川;邹芳芳;邹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23/04;A01G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吴钦缘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淹水 植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地造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的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在于它特殊的水文状况、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交错带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作用与价值。但由于降水、径流、人工填灌等非周期性的影响,使得湿地水文状况呈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这就给其植物种植带来了很大困难。
目前湿地植物种植方法主要有自然种植和容器种植两种,各有优劣:
自然种植主要是先在苗圃中进行苗木培育,等树苗长到适合移栽时,剪断其周边和底部的细根,然后连根挖起并带土球移栽至湿地区。自然种植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较为普遍,但这种方法主要还是适用于两个环境较为相似的区域,而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水文状况等往往与苗圃区具有较大差异,加上移栽过程中对根系的破坏,导致植物成活率低,生态效益差。
容器种植是为了弥补自然种植的缺陷而出现的。容器种植主要是在一定的容器中进行苗木的种植,然后连同容器一起移植,具有运输方便、根系受损害小、成活率高等特点。但容器种植的容器往往具有透气透水性差,使得植物往往被限定在容器范围内,不利于其根系的自然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容器种植所用的容器多为一次性使用,循环利用率低,成本较高,适用性较差。同时容器容易腐烂损坏,有效防浪固定较差,易造成树木根部土壤的流失;如果不容易腐烂则可能限制树木的根系生长,因此目前的容器法不利于植物长期在淹水区自然生长。
综合上述,在湿地淹水区种植植物的方法亟待研究,特别是在湿地淹水区种植景观树的方法尤其需要,但尚未见报道;生产实践中急需一种种植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对新移植植物根部土壤和植株进行有效防浪固定,有利于根系在淤泥、土壤中自由生长,有利于植物长期在淹水区自然生长的方法,同时具有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种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在湿地淹水区植树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对新移植植物进行有效固定防浪,有利于根系完整性的保护,且根系可以在淤泥土壤中自由生长,树木可以长期淹水区自然生长的方法,同时具有使用范围广、灵活性强、操作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的方法,所种植的树苗是种在一个侧壁开放性强、无上盖和下底的种植台中,并辅助苗木支撑架;所述的种植台,使用透气砖错层排列方式在湿地里垒砌,其内径大于所植树木带的土球外径20-50cm,高度高出常年平均水位20-35cm;在种植台内壁衬1层用1-2mm薄竹片线编而成的薄竹帘,以防止土壤通过砖的间隔散出;所种植的树种为水生、湿生或沼生树种;所用的支撑架以小径竹或木棍搭成,树苗上的支撑点为树高的1/2-3/5高度。
上述的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方法,种植台的砖块或石块间可直接垒砌,也可使用泥浆辅助垒砌,其间隔2-5cm;为保证种植台的稳定,在种植台基部外围使用木桩或重量较大的砖块或石块固定。
上述植物种植台,所使用的材料不限,只要有一定的抗侵蚀性和易垒砌的砖、石材都可。考虑到取材的便利性和价格,本实施例优选价格便宜的煤渣砖。
在种植台内壁衬1层用1-2mm薄竹片线编而成的薄竹帘,也可以直接使用竹木复合人造板生产中常用的线编竹帘,以防止土壤通过砖的间隔散出
上述的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方法,苗木支撑架使用小径竹或木棍,从3等分方向以树苗为中心,一端稳固斜插入土壤中,另一端则统一固定在树的支撑点上,固定形成3等分斜固定支架。
上述的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方法,苗木多株片植时,可以树杆离水面1/2的高度为支撑点,用小径竹或木棍将树苗两两相连、在外围的树苗的支架上再斜搭一个支撑小径竹或木棍,固定形成网状支撑架。
上述的一种湿地淹水区植树方法,其种植步骤如下:
①在湿地淹水区枯水期,先挖开烂淤泥,再下挖30-50cm,用砖块或石块垒砌起一个内径比所植树苗带的土球外径大20-50cm、高度高于常年平均水位20-35cm的种植台;
②在种植台内壁衬1层用1-2mm薄竹片线编而成的薄竹帘,以防止土壤通过砖或石块的间隔散出。
③将树苗移至种植台中心位置;
④往种植台里回土,进行树苗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3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