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CN基金属陶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9367.0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燕;张平;彭建财;任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2 | 分类号: | B22F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cn 基金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材料,特别涉及轴承钢及普通钢的(半)精加工的刀具金属陶瓷材料。
背景技术:
金属陶瓷材料制作的刀具硬度高、耐磨损且具有高的高温抗软化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作为传统WC-Co硬质合金的替代材料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存在抗破损性能差及韧性低等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对金属陶瓷刀具进行增韧一直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目前金属陶瓷的制备配方主要为TiCN+WC+Mo2C +其他金属的碳化物+粘结剂,从配方上来看会造成TiCN基金属陶瓷的复杂晶相结构,烧结上多为预脱除成型剂预烧,再在加压炉中进行终烧的方式,材质经过两次烧结后,性能受到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硬度、高抗弯强度、高韧性,可用于轴承钢及普通钢的(半)精加工刀具的TiCN基金属陶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TiCN基金属陶瓷,其各组分原料重量百分比为:TiC0.7N0.3:40~50%,WC:5~10%,Mo2C:5~10%, Ni:5~10%,Co:5~10%,其余为(W,Ti,Ta,Nb)C多元复式碳化物,在该多元复式碳化物中,WC40%-TiC40%-TaC10%- NbC10%。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组分配料,将配制好的原料加入滚筒球磨机进行湿磨;
(2)球磨到规定时间后,将料浆进行过滤,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雾化干燥制粒;
(3)将粒料压制成型后,放入脱脂加压一体炉中进行烧结,制得TiCN基金属陶瓷。
所述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
(1)球磨介质为酒精,酒精与原料液固比为600ml/Kg,球与原料重量比为6:1,球磨机转速为50r/min,球磨时间为72小时;
(2)在湿磨前先按球料比加入Ф8的YG8硬质合金球,将重为混合原材料4%的成型剂石蜡加入球磨机,并在球磨机上通入<15℃的冷冻水,球磨2小时后,再加入混合原材料;
(3)烧结在脱脂加压一体炉中进行,温度为1440℃,保温60分钟后通入4MP的氩气,在1小时内迅速降温到800℃以下,防止晶粒长大,烧结出成品。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采用一次烧结方式制备,TaC、NbC、TiC以多元复式碳化物的形式加入,成品抗弯强度高,硬度、韧性高,可用于轴承钢及普通钢的(半)精加工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TiC0.7N0.3:50%,WC:5%,Mo2C:10%, Ni:5%,Co:5%,(W,Ti,Ta,Nb)C:25%,在球磨机中加入Ф8的YG8硬质合金球,球料重量比为6:1,将混合原材料重的4%成型剂石蜡加入球磨机,并在球磨机上通入<15℃的冷冻水,球磨2小时后,加入球磨介质酒精,液固比为600ml/Kg,再加入按上述材料配方配好的混合原材料,进行湿磨,球磨时间为72小时。球磨到点后将料浆进行过滤,采用喷雾干燥器进行雾化干燥制粒,得到的喷雾干燥混合粒料为100μ左右的空心圆球混合料。将粒料压制成型后,放入300Kg脱脂加压烧结一体炉中进行烧结,温度为1440℃,保温60分钟后加入4MP的氩气,在1小时内迅速降温到800℃以下,实现快冷处理,烧结出的成品抗弯强度为1950Mpa,洛氏硬度(HRA)为92。
对比例1:
TiC0.7N0.3:50%,WC:15%,Mo2C:10%, Ni:5%,Co:5%, TiC:10%, TaC:2.5%, NbC:2.5%,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烧结出的成品抗弯强度为1600 Mpa,洛氏硬度(HRA)为92。
对比例2:
混合料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只是烧结采用先在真空炉内脱除成型剂,再置于低压炉内烧结的方式,温度为1440℃,保温60分钟后加入4MP的氩气,在1小时内迅速降温到800℃以下,烧结出的成品抗弯强度为1700Mpa,洛氏硬度(HRA)为92。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