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灭蚊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8698.2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吕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玲玲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2;C01B31/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蚊器,具体指一种仿生灭蚊器。
背景技术
蚊虫是人类的害虫,会给人类带来传染性疾病。为了捕灭蚊虫,人们尝试了很多办法。例如烟熏,蚊香就是烟熏的一种方法,使用电蚊拍电击以及模拟人体的气味进行诱捕,等等。其中模拟人体气味进行诱捕的仿生型灭蚊器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
如申请号为20101032150.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引诱触杀灭蚊器》,其包括一表面涂有杀虫剂的透气布袋和二氧化碳发生器,所述布袋上有一个二氧化碳充气口,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与所述布袋的二氧化碳充气口之间由二氧化碳导管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上还装有控制二氧化碳释放速度的减压阀,减压阀上连接二氧化碳流量计。所述透气布袋上涂的杀虫剂为长效触杀式杀虫剂。
该灭蚊器采用二氧化碳引诱和长效杀虫剂触杀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蚊虫防治效果,降低了防治成本。但是其结构较复杂,尤其是二氧化碳发生器,需要通过配备减压阀和流量计来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流量,不仅操作不便,而且也不方便灭蚊器的移动;同时杀虫剂的使用对周围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也有采用电解法产生二氧化碳的,但是采用电解法不仅需要通电,而且需要配备电解槽、电解液和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结构和操作使用都很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自动释放二氧化碳且能控制二氧化碳流量并且对环境无影响、使用安全的仿生灭蚊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仿生灭蚊器,包括二氧化碳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发生器包括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盛放有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堆;所述反应槽的端口上设有扣盖,所述扣盖上对应于所述反应槽的端口设有供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的多个通孔;所述反应槽的下方设有用于对所述反应槽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套筒可拆卸套设在所述反应槽外,电击装置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位于所述扣盖的上方;
所述电击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均电连接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反应槽外。
为了方便套筒的拆卸,可以将所述反应槽设置在槽型结构的底座内,所述控制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支撑设置在所述反应槽的底面上;
所述套筒和所述底座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收集蚊虫尸体,且不会落入反应槽内,所述扣盖可以为槽型结构,所述扣盖的底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凸柱,各所述通孔设置在对应的凸柱上,并且,这些凸柱位于所述扣盖底面的中部,所述扣盖底面的外周缘形成用于盛接蚊虫尸体的环槽;所述扣盖相对于所述底座和反应槽定位。
所述电击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的中任意一种,较好的,为了保证电击效果,且方便被击毙的蚊虫尸体的收集,所述电击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内的基架,所述基架上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杆,电极丝螺旋缠绕在这些支撑杆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各方案中,所述反应堆为缓释颗粒,颗粒大小为60-100目;所述缓释颗粒的重量组成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二氧化碳发生器中所使用缓释反应堆配方的设计,使得该二氧化碳发生器在加热装置的配合下能够自动发生反应,均匀产生二氧化碳,诱捕效果好,使用时限长,且可方便地更换反应堆;配合使用电击装置击毙诱捕来的蚊虫,环境友好无污染,且击毙效果好;击毙后的蚊虫尸体可自动落入扣盖的环形槽内,将套筒从基座上拆卸下来后即可将蚊虫尸体清理干净,使用卫生、安全、方便,且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省略了电极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仿生灭蚊器包括:
底座1,为槽型结构,底座的底面上设有控制线路板8,电加热棒9连接在控制线路板8上,并且抵触在反应槽2的下表面上。底座1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连接套筒4的外螺纹。
二氧化碳发生器,用于释放二氧化碳,诱导蚊虫。其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的反应槽2,反应槽相对于底座1定位。反应槽内填充有反应堆(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反应堆包裹在透气小袋内。反应堆由缓释颗粒组成,缓释颗粒的大小为60-100目,较好的,可以为70-80目;缓释颗粒的重量组成如下:
上述各物质均匀混合后形成反应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玲玲,未经吕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8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茶牙膏
- 下一篇:一种凸轮自动插端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