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6947.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荣;陈强;范有余;蒋学彬;黄敏;张敏;李辉;何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田 钻井 废弃 泥浆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钻井污染治理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油气田钻井作业中对废弃泥浆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钻井废弃泥浆是一种含粘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泥浆处理剂和一定污油及钻屑的多项稳态胶体悬浮体系。其含有的烃类、盐类、各种聚合物、磺酸盐、某些金属离子等对环境危害极大,若不进行处理,必将对油气田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钻井废泥浆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备受关注,许多国家都已将其列为环保的一个重要项目来研究。钻井废泥浆治理的目的:一是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二是回收利用,化害为利。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展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钻井废泥浆主要的治理方法有化学絮凝、固化、填埋和干燥焚烧和生物降解等。
钻井废泥浆经化学絮凝处理后达到环保要求可直接排放,或循环应用于配置泥浆,但一直以来缺少高效经济的絮凝剂,既使要处理达标,成本也高,处理难度也大。
现有的对钻井废弃泥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固化处理是现今油气田生产企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向废弃泥浆中加入以水泥为主体材料的固化剂,使其转化成类似土壤或胶结强度很大的固体,就地填埋或用作建筑材料等。从技术上来看,通过固化,泥浆中的污染物绝大部分被固定在处理团中,经由固化处理后的废弃泥浆,基本能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固化块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固化处理也存在二次环境污染的风险。而且从对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此处置方式不是环境最友好方式,其将消耗大量的固化剂,并且固化体难以与接受体——土壤发生作用,形成当地性质相当的土壤。
填埋法则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受其辐射的土壤有很大的影响。
干燥焚烧法由于燃烧控制条件要求高、处理成本高,而且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也难以得到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处理工艺,其有效地解决了常规处理技术存在的二次污染、成本高、操作复杂的难题,实现了钻井废弃泥浆植物—土壤—微生物联合无害化处理后,处置混合物符合国家的土壤质量三级标准。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a、微生物降解菌培养驯化,获得降解菌种;
b、将钻井废弃泥浆与a步骤获得的降解菌种按重量份计100:0.3~0.5的比例混合;
c、将b步骤所得的混合物与土壤按比例重量份计1:1.5~3的比例混合;
d、在c步骤形成的混合体的表层覆土;
e、在d步骤的土壤上栽种植物。
所述a步骤中,微生物降解菌培养驯化是利用钻井作业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菌种驯养培植,分离驯化出降解性及适用性好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进一步的,将所分离驯化后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制作成固体微生物菌种。
所述b步骤中,混合的地点选择在原钻井作业的渣泥池混合或就近挖掘填埋处置池进行混合。
所述b和c步骤中,混合方式采用挖掘机或砂浆搅拌器。
所述d步骤中,覆土的厚度为10—20cm。
所述渣泥池或填埋处置池的容积是需处理钻井废弃泥浆量的3~3.5倍,然后对渣泥池或填埋处置池作防渗处理。
b步骤中覆土的含水率低于25%。
所述土壤为就近取土或转运土,其作用是增加混合物中的孔隙率,提高处置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采用本步骤形成的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处理工艺,与现有的微生物、土壤和植物联合处理钻井废弃泥浆工艺相比,其工艺步骤更加简单,可常温下实现处理,除油效率高,无二次污染。
2、处理的废弃泥浆渣泥与土壤混合物可栽培植物,利于还耕,恢复原地貌。
3、与现行固化处置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实现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
4、该工艺不仅可适用于废弃水基泥浆及渣泥和水基钻屑的处理。同时,由于此生物处理方法对油具有快速有效的降解效果,也适合对废弃油基泥浆及渣泥和油基钻屑的处理。
5、本发明中,特定的选用革兰氏阳性球菌来与钻井废弃泥浆按重量份计100:0.3~0.5的比例直接混合,经过实际使用验证,勿需对钻井废弃泥浆进行化学混凝、曝气充氧、pH调节和调温等预处理,便于现场操作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6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医用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