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 Ag 增强Ho3+/Tm3+离子2μm 发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3449.4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银生;戚嘉妮;薛冰;李烟塬;鲁珊珊;戴世勋;沈祥;徐铁峰;陈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4/12 | 分类号: | C03C4/12;C03C3/253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ag 增强 ho sup tm 离子 发光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材料领域,涉及纳米Ag复合的掺杂Ho3+/Tm3+离子的铋锗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复合玻璃材料物化性质稳定,在2μm有优良的发光性质,适用于2μm波段中红外激光介质或光纤放大器基质材料。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2μm中红外激光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人眼安全激光雷达、医疗手术方面、大气监测、光通讯和环境污染等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十分有研究潜力的方向。作为高效全固态激光源,掺Ho3+/Tm3+离子的激光器展现了其深厚潜力。
随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包层抽运方式的采用,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德国IPG.Photonic公司采用光纤熔锥抽运技术和光纤光栅谐振腔技术实现的掺铥双包层石英光纤激光器已达到150W的连续波输出。NP Photonics公司于2007年在铥掺杂锗酸盐玻璃双包层单模光纤中获得1.9μm激光输出,实验采用800nm半导体激光器一端泵浦方法获得激光功率为64W,斜率效率为68%。此外,稀土离子Ho3+在医疗激光器和激光雷达等领域有其特有优势。因为它的亚稳态寿命很长,适于制作脉冲激光器。但由于缺乏高效且合适的激发光源,Ho3+离子发射的荧光强度较弱。为了获得更好的2μm发光,通常通过加入Tm3+敏化离子,即通过Tm3+:3H4能级能量转移至Ho3+:5I7能级,最后通过5I7→5I8跃迁实现。
由于稀土离子较高的多声子弛豫几率,导致中红外波段跃迁对应的上下能级辐射跃迁几率小,且稀土离子在玻璃中掺杂浓度较低也是难以获得2μm波段高功率输出的重要原因。Ag纳米颗粒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通过在玻璃基质中引入Ag纳米颗粒,可增强2μm中红外发光。因此研究纳米Ag对铋锗酸盐玻璃发光的增强,为制备较好的2μm中红外发光的锗酸盐玻璃十分有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米Ag增强Ho3+/Tm3+离子2μm发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Ag增强Ho3+/Tm3+离子2μm发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按摩尔百分比组成的组分为: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①按所述的发光玻璃的摩尔组分配比,根据各组分的摩尔比,换算得到所需的各原料的重量,然后称料并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
②将所述的混合料分批倒入刚玉坩埚中,然后将所述的刚玉坩埚放入硅碳棒电阻炉中熔制,熔融温度为1000-1200℃;
③在熔融的过程中,每隔5-20分钟用石英玻璃管搅拌一次,保证玻璃组分分布均匀,熔融半小时后,将获得的玻璃液倒入预热的石墨模具上冷却成型,得到玻璃样品;
④将所述的玻璃样品放入预先升温至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0~30℃的马弗炉中,保温2h,利用Bi离子的强还原性,在所述的玻璃样品保温过程中将Ag+离子还原成Ag纳米颗粒,并使所述的Ag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所述的玻璃样品中,最后以10~20℃/h的速率缓慢降温至室温,得到纳米Ag增强Ho3+/Tm3+离子2μm发光玻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①发光玻璃中纳米Ag颗粒会产生一个较宽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带,其峰值约为650nm,覆盖500nm至900nm范围;
②纳米Ag颗粒析出工艺简单,无需经过额外的二次热处理或激光诱导,且析出的颗粒分散均匀,生产难度低;
③纳米Ag颗粒析出工艺简单,无需经过额外的二次热处理或激光诱导,且析出的颗粒分散均匀,生产难度低;所得到的发光玻璃物化性质稳定,声子能量低,成玻范围宽,且折射率大,所需制备条件及方法简单成熟,成本相对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3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