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1805.9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崔恒全;崔元皓;夏宏武;高素琴;于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元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烧段 脱硫 移动式 隧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隧道窑,特别是一种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
背景技术
移动式隧道窑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煤作为燃料来生产砖,众所周知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国家规定标准煤含S量为1%),砖瓦实际使用的煤由于价格因素,以及地区因素含S量差别很大,高的能达到6-8%。很显然,燃烧煤时会产生大量的,如果将S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给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所以将移动式隧道窑燃烧煤产生的SO2集中排放并进行处理成了每个砖厂必须使用的脱硫设备。
目前移动式隧道窑整体的气流系统的通用做法如图1:砖坯从干燥段进入窑体,这时砖坯的含水率为14-16%左右,在进入焙烧段之前砖坯的含水率必须控制在3-6%。干燥所需要的热量和干空气通过主风道从冷却段和预烧段抽过来送到干燥室(一)和干燥室(二)中去。所以接近10%左右的水份要从砖坯内部分离出去,这就需要集中排潮了。另外,砖坯在焙烧段和预烧砖也会产生大最的硫和部分水汽。从图中可以看出热空气跟水汽从冷却段流向干燥室,在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SO2也水汽一起进入了干燥室了。而SO2跟水汽反应生产H2SO3,反应方程式:SO2+H2O=H2SO3,H2SO3对周围的环境以及窑体建造用材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该隧道窑将排潮口和烟气排放口分开设置,在预烧段进行脱硫,能够降低H2SO3的产生,有效减少H2SO3对周围的环境以及窑体建造用材的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包括焙烧窑体和干燥窑体,焙烧窑体和干燥窑体均设有窑室,其特征在于,焙烧窑体和干燥窑体通过闸口连接,排潮口设于干燥窑体进样口端处;焙烧窑体两侧设有数个风孔;焙烧窑体外侧设有一支架,主风道通过支架固定于焙烧窑体和干燥窑体外侧,主风道吸风端通过风孔位于焙烧窑体的窑室内,主风道排风端通过风孔位于干燥窑体的窑室内;主风道远离窑体一侧设有烟汽排放部件,且烟汽排放部件通过支架与窑体固定,烟汽排放部件通过风孔与焙烧窑体的窑室连接。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窑体包括预烧段、焙烧段和冷却段。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靠地面端设有滚轮。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长度为5-50m。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主风道数量优选为2个,且对称位于窑体两侧。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烟汽排放部件数量优选为2个,且对称位于窑体两侧。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烟汽排放部件排放口设有一风扇,风扇与烟汽排放部件排放口为卡槽连接。
上述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窑体的用料为Q235钢板。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 将两个干燥室改为一个干燥室,两个排潮口改为一个排潮口,设计简洁,节省原料;2.将之前水汽和烟汽(主要成分SO2)分开排放,在预烧段产生的少量水汽,跟从焙烧段产生的SO2一起通过烟汽排放口集中进行排放,砖坯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汽只遇到很少的,产生的就H2SO3会很少,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3. SO2在预烧段就被排放,没有进入到干燥段,干燥段的内部没有接触到酸性物质,对材料的腐蚀性小,对干燥段的用料就没有太高的要求,可以用普通的Q235钢板代替价格较高的304,从而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移动式隧道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预烧段脱硫的移动式隧道窑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元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元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1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起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靶材复合烧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