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排水管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0547.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覃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柯 |
主分类号: | B28B21/24 | 分类号: | B28B2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珊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排水管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管领域,具体是混凝土排水管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悬辊法是制作混凝土排水管的常用工艺。生产平口式排水管时,这种工艺因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混合料,可实现快速脱模。但在生产承插式和企口式排水管时,因使用带有承口内模的管模,存在如下问题:(1)因投入承口处的混凝土混合料须比其他处管体的混合料含水量大,此处料需另行搅拌,增加了工作量。(2)由于辊轴不能对承口处的砼直接施加径向压力,承口仅靠管身砼传来的挤压力挤压成型,因此密实度较差。(3)排水管成型后,因承口处砼较湿,如按制作平口式排水管方法,立即将管连同管模倒置,再拆去模体,则承口处砼不能承受管体混凝土自重而发生坍塌。
中国专利ZL97219236.0公开了一种承插式砼排水管生产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在悬辊制管机主轴上套设有与砼排水管承口形状相符的并能与主轴作相对转动的转轮,承口端联接有一个环板形承口模头,环板形承口模头内缘的上侧部与转轮外缘的上侧部相接触。通过转轮外缘挤压承口处的砼,确保承口处砼的密实度与其它处一致。该装置在生产长度短、口径小、重量轻的排水管时,能通过转轮外缘挤压承口处的砼,使承口处砼的密实度与其它处一致。
该专利的缺点是:由于管模的承口端是通过主轴上的转轮承托,而转轮不能驱动管模的旋转,只能靠另一端来驱动。所以,在生产长度稍长、口径大、重量重的排水管时则存在启动困难甚至不能启动的问题,特别在生产过程中因故停机,需再重新启动时,情况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生产承插式或企口式混凝土排水管时,不能快速拆模或者虽然能快速拆模但是只适用于生产小型排水管的问题。
具体方案为:混凝土排水管生产装置,包括辊轴、管模以及分别与所述管模两端连接的后端模和前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前端设有可绕辊轴自由转动的转模,所述转模外轮廓与混凝土排水管插口轮廓相应, 所述后端模和前端模分别设有内径相同且同轴的环形凸沿,所述环形凸沿承托在所述辊轴上。
所述转模通过轴承与所述辊轮套接。
为方便安装,减小辊轴后端的直径,所述辊轴在承托所述前端模之处设有前托轮,所述前托轮与所述辊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托轮外径等于所述转模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辊轴在承托所述后端模之处设后托轮,所述后托轮与所述辊轴固定连接,所述后托轮外径等于所述前托轮的外径。
为适应企口的接口模式,后端模设有适于生产企口式混凝土排水管的凹槽。
本发明的特点是:整个工作状况与平口管生产方式一样,实现了全管体的直接辊压成型,使承口式和企口式排水管在成型后能实现快速脱模;同时辊轴两端以同样的速度驱动管模旋转,解决了生产中启动困难甚至不能启动的问题,因此可生产长度较长、口径大、重量重的排水管。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技术ZL97219236.0示意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中:1-辊轴;2-混凝土排水管;3-管模;4-前端模;41-环形凸沿;5-前托轮;6-转模;7-后托轮;8-后端模;81-环形凸沿;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混凝土排水管生产装置,包括辊轴1、管模3以及分别与管模3两端连接的后端模8和前端模4,辊轴1前端设有可绕辊轴1自由转动的转模6,转模6外轮廓与混凝土排水管插口轮廓相应。 后端模8和前端模4分别设有内径相同且同轴的环形凸沿81(41),环形凸沿81(41)承托在辊轴上1。转模6通过轴承9与辊轮1套接。辊轴1在承托所述前端模4之处设有前托轮5,后托轮5通过键与辊轴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辊轴1承托所述后端模8之处设后托轮7,后托轮7通过键与所述辊轴1连接。所述后托轮7外径等于所述后托轮5的外径,也与转模6的最大外径相同。
实施例三:图4所示,后端模8设有适于生产企口式混凝土排水管的凹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辊轴1通过与后端模8和前端模4 上的环形凸沿81(41)摩擦,驱动整个管模均匀转动;转模6同时滚动,挤压混凝土形成排水管承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柯,未经覃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