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质灾害事件通用建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9680.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能成;杜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严彦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灾害 事件 通用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质灾害事件通用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严重冲击了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参见文献1)。然而由于灾害事件的跨学科和跨领域性,不同部门和应用程序间不同的事件信息建模方式使得系统间难以兼容,形成“信息孤岛”,给应急领域的信息共享与互操作带来了巨大障碍。
目前关于灾害事件元数据的研究很多,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或不具备跨领域特征,或结构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后续处理和分析的需求。因此,当前需要一个通用的灾害事件描述框架,以实现多源异质的灾害事件信息描述,为灾害事件综合应急管理提供支持(参见文献2)。当前通用灾害事件预警和描述标准有通用预警协议和应急数据交换语言两种。通用预警协议(Common Alerting Protocol,CAP)包括Alert,Info,Resource和Area四个部分,是一种简单且通用的交换格式,能够实现所有类型灾害事件的预警和网络间灾害消息的发布(参见文献3),其关注重点在于预警信息,未能对灾害事件本身信息进行详细和全面描述;应急数据交换语言(Emergency Data Exchange Language,EDXL)由EDXLDistribution,targetArea和contentObject三部分组成,对灾害事件本身的描述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不同应用程序间灾害事件信息传递和共享的需求(参见文献4);除标准以外,当前还存在很多关于灾害事件描述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裘江南等人在总结利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给出了应急领域的通用事件描述及扩展机制,对灾害事件基本信息给出了较为完整的描述,但缺乏对事件因果关系和观测信息的描述,不利于后续的事件分析和研究(参见文献2);张子民等人提出了基于信息共享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信息模型,但其实现的是应急信息流的构建和描述,对事件本身的描述很少;(参见文献5)Tan等人从信息学角度提出了物联网愿景下的时空事件模型,但其所认为的事件是并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灾害事件,而是计算机世界的事件,即一个观测行为,所以不适用于灾害事件的描述(参见文献6);Scherp等人基于基础本体DOLCE+DnS Ultralite提出了事件模型Event-Model-F,但文章在大篇幅地陈述特定应用场景对事件模型的需求和模型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事件元模型框架,更没有以一种计算机可读的语言对事件元模型框架进行形式化描述(参见文献7);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视频、水文等方面的事件描述研究以及地震、公共卫生和化学事故等相应的专项事件描述规范,但缺乏一个统一完备的事件描述机制。
综上所述,当前灾害事件信息描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针对类型各异的灾害事件,目前还没有能够对异质灾害事件信息进行统一和全面描述的建模机制,尚缺乏一种能够完整描述灾害事件信息并体现其差异性的灾害事件元数据模型,以实现跨域的灾害事件信息共享和互操作,并根据不同类型灾害事件的异质性进行元数据项扩展;
(2)针对灾害事件信息描述,目前灾害事件信息的描述仅局限于特定类型的事件基本信息和预警信息描述,建模对象单一且方法各异,元数据信息内容不完整、表达不统一,尚缺乏一种统一、规范的建模工具和系统,无法对灾害事件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系统描述。
文献1:韩宝磊.自然灾害的影响分析及其应对措施[J].山东纺织经济,2009(2):17-19.
文献2:裘江南,刘丽丽,许晶,王延章.应急领域的通用元数据标准研究[J].情报杂志,2012,06:149-155+161.
文献3:OASIS Emergency Management Technical Committee.Common Alerting Protocol[EB/OL].https://www.oasis-open.org/committees/download.php/6334/oasis-200402-cap-core-1.0.pdf(visited2013-07-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9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