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B废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8051.1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生;赖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瑞华印制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b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PCB废水中会含有较多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和浪费,所以要对PCB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将铜离子沉淀下来。现在PCB废水的处理方法先是加入硫酸亚铁,对PCB废水中的含铜络合物进行破络;再加入氢氧化钠对铜离子进行沉淀,沉淀过滤后的废水还残留有少量铜离子,再用硫化钠对铜离子进一步沉淀,再使用沙滤对PCB废水进一步过滤,从而使废水满足了排放标准。现有的对PCB废水处理的方法具有以下缺点:用于处理废水的硫酸亚铁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三价铁而变质,造成浪费;其中的沙滤步骤使得处理过程相当繁琐,大大增加了废水处理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PCB废水处理方法,解决现有PCB废水处理过程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PCB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在待处理的PCB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铁屑;
步骤20、加入碱性水溶液进行沉淀,过滤;
步骤30、滤液加入硫化钠进行沉淀;
步骤40、再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
步骤50、对絮凝后的PCB废水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0中的碱性水溶液为氢氧化钙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0中的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0加入硫化钠进行沉淀后还加入聚合硫酸铝聚合沉淀。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60、对步骤50过滤后的滤液进行接触氧化。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70、对接触氧化后的PCB废水再次沉淀。
以及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CB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待处理废水输送部,破络池,反应池,絮凝池,第一斜管沉淀池;待处理废水输送部与破络池连通,破络池与反应池连通,反应池与絮凝池连通,絮凝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通;其中:
待处理废水输送部用于将待处理的PCB废水输送到破络池中;
破络池用于对待处理的PCB废水中络合物进行破络;
反应池用于沉淀破络后的PCB废水的重金属离子;
絮凝池用于絮凝经过反应池反应后的PCB废水;
第一斜管沉淀池用于过滤经过絮凝池絮凝后的PCB废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接触氧化池,所述的接触氧化池与第一斜管沉淀池连通,所述的接触氧化池用于接触氧化经过第一斜管沉淀池过滤后的PCB废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第二沉淀池,所述的第二沉淀池与接触氧化池连通,第二沉淀池用于过滤经过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后的PCB废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沉淀池为第二斜管沉淀池。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本方法对PCB废水进行处理省去了使用硫酸亚铁和沙滤,简化了处理步骤,降低了废水处理的成本,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执行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PCB废水处理方法,以及为实现本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PCB废水处理系统,以下将结合如何在PCB废水处理系统上实现PCB废水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PCB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待处理废水输送部1,破络池2,反应池3,絮凝池4,第一斜管沉淀池5,接触氧化池6和第二沉淀池7;待处理废水输送部1与破络池2连通,破络池2与反应池3连通,反应池3与絮凝池4连通,絮凝池4与第一斜管沉淀池5连通,接触氧化池6与第一斜管沉淀池5连通,第二沉淀池7与接触氧化池6连通。
当进行废水处理时,由于PCB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以铜离子为主,下面将以铜离子为对象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待处理废水输送部1将待处理的PCB废水输送到破络池2中,破络池2首先进行步骤S101在待处理的PCB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铁屑。由于待处理的PCB废水为酸性,则铁屑会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会将铜离子络合物进行破络,使得铜离子游离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瑞华印制线路板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瑞华印制线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8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