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锰纳米棒载银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5519.1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贺泓;王莲;张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A01N59/16;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锰 纳米 棒载银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二氧化锰纳米棒载银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由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和活性物种银组成,所述银的质量占催化剂的质量的1~6wt%,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的质量占催化剂的质量的94~99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选自α-晶型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β-晶型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γ-晶型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或δ-晶型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载体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载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二氧化锰纳米棒加入到银源溶液中,旋蒸,干燥,然后焙烧,得到二氧化锰纳米棒载银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源选自硝酸银或/和醋酸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锰纳米棒加入到银源溶液中,搅拌,所述搅拌时间为0.5~2.5h,优选0.8~2.2h,进一步优选1~2h。
6.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蒸的温度为50~70℃,优选53~68℃,进一步优选55~65℃,最优选60℃。
7.如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10℃,优选93~108℃,进一步优选95~105℃,最优选100℃;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时间为8~15h,优选8.7~14.2h,进一步优选12h。
8.如权利要求3-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温度为400~700℃,优选420~680℃,进一步优选500~600℃。
9.如权利要求3-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时间为2~4h,优选2.1~3.7h,进一步优选3h。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氧化锰纳米棒载银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锰纳米棒载银催化剂用于室温催化杀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5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