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适应智能天线的RFID阅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2892.1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雄;陈晓宇;肖康;刘崇;李运祥;袁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自适应 智能 天线 rfid 阅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识别(RFID)技术,特别涉及一种RFID阅读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产业,作为物联网的基础之一,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技术。RFID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应答器(射频卡和电子标签)、阅读器(读写器和基站)和上位机主系统(中间件与网络应用)。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按照电子标签供电系统的不同结构,RFID电子标签主要分为有源标签、半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有源标签和半有源标签具有外置的电池,通过外置的电池为标签芯片的工作提供能量,其优点是有较远的通信距离,可以增加更多的电路并且功能强;缺点是价格高,体积大,标签的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而且随着标签内电池电力的消耗,数据传输的距离会越来越小,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无源标签依靠阅读器的射频信号提供能量使其工作,有着体积小、成本低、寿命长、免维护、使用便捷等优点,是RFID标签的主流产品。
目前,无源UHF RFID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在无源UHF RFID系统中,一个阅读器的最大识别距离是10米左右,总的有效识别区域有限,还不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2)在UHF RFID系统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很难达到100%识别率,即存在一些标签没有被识别,即丢失标签问题。从硬件方面讲,丢失标签的问题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因为天线的发射功率限制和固定的辐射方向图,所以无源RFID系统的有效识别区域是受限的。第二,多径干扰造成在识别区域内一些标签没有足够的能量被激活。
(3)许多标签收到来自单个阅读器的RF信号。在此阅读器的有效识别区域内,标签共享同一个无线信道,由于多个标签的散射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从而引起碰撞。碰撞的数量对于识别区域内所有标签的总识别时间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或避免碰撞,RFID系统在软件上采取了防碰撞措施,例如二进制树、ALOHA等。
(4)由于常用的RFID阅读器天线具有低增益、宽波束的发射方向图,使得标签定位误差较大。
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军事抗干扰通信,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组网技术、天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成为可能,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
在无源UHF RFID阅读器中使用智能天线有助于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提升性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数字多波束扫描可以增力RFID系统的最大识别距离和有效识别区域。由于规范规定的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有效全向辐射功率最大值)是受限的,例如美国规定EIRP的最大值是4W。如果使用高增益、多波束扫描天线,EIRP可以在某一个短时间内在某个方向超过4W,在计算平均功率时,它具有与低方向性、固定波束天线相同的平均功率,因为波束在多个方向上被扫描控制,从而减小了平均功率。在正常工作中,波束以预定的时间量在多个方向上扫描,因此最大识别距离随着EIRP的增加而增大了。由于波束在多个方向上扫描,所以总的识别区域也扩展了。
(2)利用智能天线的空分多址技术(SDMA),即空间滤波功能,可以减少或避免碰撞。阅读器通过控制波束方向,来选择有效识别区域的一个子集,从而仅与这个子集区域内的标签通信。因为同时响应RFID命令的标签数目减少了,所以碰撞的概率也就减少,整个识别区域内所有标签的总识别时间能够缩短。
(3)智能天线的高定向性、较小的波束跃度(天线波束指向角变化时的变化量)和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可以提高RFID定位的精度。
(4)通过控制波束形状,将零陷或较低的旁瓣指向干扰信号方向,从而提高RFID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2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企事业过程性能优化系统的建模方法
- 下一篇:带追踪器的电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