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1165.3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凌潇;刘汉湖;李凯;白向玉;周广演;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泡石 安全 使藻体 沉降 方法 | ||
1.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高锰酸钾、30~60目的海泡石和壳聚糖作为除藻剂进行联合除藻,其实施方法为:将0.01mg/L~0.5mg/L的高锰酸钾投入到藻污染水体内,预氧化15分钟~300分钟;将1mg/L~5mg/L的壳聚糖用盐酸或醋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溶液和10mg/L~50mg/L的海泡石加入到氧化后的藻污染水体中,5分钟后藻类开始聚凝,并且凝聚物逐渐增多,体积越来越大,15分钟~120分钟后,水体中的藻类几乎全部絮凝,并且凝聚物向水底沉入,再经过30分钟~180分钟的沉降,藻类凝聚物沉入水底,水质澄清;其中,高锰酸钾在不破坏藻细胞的情况下使藻体失活,高锰酸钾预氧化产生的水合二氧化锰提高了藻细胞的沉降性;壳聚糖包覆在海泡石的表面,高分子链缠绕在海泡石周围,使壳聚糖的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壳聚糖同藻类的接触,并且使海泡石的表面带正电,既可通过壳聚糖的粘结架桥作用絮凝藻细胞,又可通过海泡石表面电性的改变凝聚带负电的藻细胞,使改性后的海泡石的絮凝除藻能力大幅度提高;
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1mg/L~0.5mg/L,海泡石10mg/L~50mg/L,壳聚糖1mg/L~5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1mg/L~0.05mg/L、0.05mg/L~0.1mg/L、0.1mg/L~0.2mg/L、0.2mg/L~0.3mg/L、0.3mg/L~0.4mg/L或0.4mg/L~0.5mg/L,海泡石10mg/L~20mg/L、20mg/L~30mg/L、30mg/L~40mg/L或40mg/L~50mg/L,壳聚糖1mg/L~2mg/L、2mg/L~3mg/L、3mg/L~4mg/L或4mg/L~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锰酸钾、海泡石和壳聚糖的投加量(单位:mg)以藻污染水体(单位:L)的重量计,高锰酸钾0.05mg/L,海泡石25mg/L;壳聚糖2.5m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泡石的安全除藻并使藻体沉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藻污染水体的面积和水流流动情况,加入高锰酸钾后的预氧化时间为:15分钟~30分钟,30分钟~6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或180分钟~30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1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