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传感器系统的虚拟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1065.0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R·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J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曹瑾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传感器 系统 虚拟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具有更大的传感器视角的光和接近度感测装置。还描述其它的实施例并要求它们的权利。
背景技术
诸如Apple Inc.的多功能装置的便携式手持电子装置在其前面上具有触摸屏,在该前面上有用于电话的听筒扬声器或接收器。当装置在电话呼叫中保持抵靠在用户的耳朵上时,接近度检测器通过使用内置于装置中的红外传感器自动感测该条件,并且基于此关断装置的触摸敏感显示屏。接近度检测器还可自动感测装置然后在什么时候离开用户的耳朵,在这种离开的情况下,触摸屏被重新激活。通过测量红外传感器的发射器和互补检测器的信号实现这一点,这里,发射器传送被附近的对象(例如,用户的头)反射并被检测器拾取的红外信号。较强的接收信号可被检测器解释为意味着对象较近,而较弱的接收信号意味着对象较远。
在许多情况下,接近度传感器与感测环境可见光强度的环境光传感器(ALS)组合。环境光检测器处理使用所感测的可见光强度以例如调整触摸屏显示照明。ALS应具有比接近度传感器大的视场(FOV),使得来自所有不同方向的光可被检测。但是,当接近度感测装置和ALS装置被非常近地封装在一起时,ALS的视场可能必须限于接近度感测装置的视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具有更大的视场的光和接近度感测装置。接近度和光感测装置可包括具有位于基板上的光发射器和沿光发射器的与基板相对的一侧定位的光学元件的发光隔间。还可设置包含位于基板上的光检测器和沿光检测器的与基板相对的一侧定位的与通向检测器的光路对准的光学元件的光接收隔间。中间壁沿基本上与基板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位于发光隔间与光接收隔间之间以防止发射器与检测器之间的串话。
为了增加视场,该装置还包含反射元件。反射元件可位于中间壁的面向光接收隔间的一侧。反射元件可以是能够将轴外光束反射到光检测器上以在光检测器上形成否则在反射器后面形成的虚像的实像的镜面反射器。
以上的发明内容不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的详尽的列表。可以设想,本发明包含可从以上概述的各种方面的所有适当的组合实施的所有系统和方法以及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并且在通过本申请提交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的那些。这些组合具有没有在以上的发明内容中具体陈述的特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要素的附图中,作为例子而不是限制示出实施例。应当注意,在本公开中提到的“一种”或“一个”实施例未必指的是同一实施例,并且,它们意味着至少一个。
图1A是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侧视图。
图1B是图1A的感测装置的一个方面的断面侧视图。
图2是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虚拟检测方面的断面侧视图。
图3是具有更大的视角的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侧视图。
图4是其中可实现感测装置的实施例的手持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其中可实现感测装置的实施例的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部分中,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每当在实施例中描述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和其它方面没有被清楚限定时,本发明的范围不仅仅限于示出的部分,这些部分仅是出于解释的目的。并且,虽然大量的细节被阐述,但可以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其它的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技术没有被详细示出以避免混淆本说明书的理解。
图1A是感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侧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感测装置100可以是接近度和光感测装置。在这一方面,感测装置100可被用于检测物体到装置的接近度以及检测装置周围的环境光的强度。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可使用红外(IR)光的发射器和IR光的检测器以感测接近度(当感测来自发射器的IR光时)。检测器还可感测来自发射器以外的来源的光以提供ALS功能。例如,检测器可感测环境内的可见光的强度,这些可见光诸如来自太阳或其它室内/户外照明源(例如,灯泡)。基于感测的光的强度,在其中实现感测装置100的装置可改变其操作(例如,显示屏功能和/或照明)。虽然这里描述了接近度和光感测装置,但是,可以设想,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100不一定必须具有两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