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协同下的餐厨垃圾水热反应生产还原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1009.7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明;安莹;贺文智;黄菊文;李斐;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C13K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协同 垃圾 反应 生产 还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协同下的餐厨垃圾水热反应生产还原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大,尤其以餐厨垃圾增长最为迅猛。餐厨垃圾具有高含水率(70%~90%)、高有机质含量(占干物质的95%以上)、高含盐量和易腐烂等特点,同时其组成和性质均不稳定,处置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填埋、焚烧等传统处理方式因各自存在的弊端越发不能适应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而餐厨垃圾饲料化、肥料化及厌氧消化等资源化工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寻求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的处理新技术,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获得高附加值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还原糖是指具有五元或者六元的小分子单糖,传统以粮食为原料,水解或者酶解工艺生产的小分子还原糖,过程比较复杂,水解酶选择困难,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采用大量的酸碱为后续处理带来困难,于此同时包括餐厨垃圾在内的含纤维素、淀粉的生物质废弃物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水热法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热化学转化方法,水热条件下水的密度、离子积、粘度及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而明显不同,是处理有机物的理想介质并且能参与反应进程,可以改变相行为、扩散速率和溶剂化效应,可以变传统溶剂条件下的多相反应为均相反应,增大扩散系数,降低传质、传热阻力,从而有利于扩散控制反应,控制相分离过程,缩短反应时间,还能用于控制产物的分布。与普通水相比,水热条件下的水有着强烈的离子化倾向,更容易产生羟基自由基离子,从而在水解反应过程成起到酸碱催化剂的作用,这为餐厨垃圾水热降解生成还原糖提供了理论基础。水热技术业已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和处置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水热降解生物质制备小分子有机酸,生物质水热气化制备H2等。微波频率在300MHZ到300GHz范围之内,微波能量是一种非离子辐射,主要是通过离子迁移和偶极子转动来引起分子运动,微波作用电耗低且直接作用于极性分子,微波加热的具有选择性和内部整体加热的特点,研究者将微波技术应用在水热反应过程中,在生物质微波水热碳化、微波耦合酶水解和微波热解等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领域获得很大进展。现有技术利用水热降解生物质获得小分子单糖多集中在亚临界反应区间,温度较高且所得小分子还原糖的产率很低且不稳定,容易进一步分解为乳酸、乙酸等小分子酸,而利用微波耦合酶水解方法制备还原糖需要复杂的酶反应过程,酶选取困难且条件苛刻,目前现在没有专门用微波辅助水热技术生产还原糖的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率、能耗低、污染小的餐厨垃圾生产还原糖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微波协同下的餐厨垃圾水热反应生产还原糖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餐厨垃圾加入微波水热反应釜中并与去离子水配制的稀酸溶液混合;向微波水热反应釜中冲入N2进行吹扫,向反应体系内加入添加剂,密闭微波水热反应釜搅拌,设定微波辐射功率为100~2000KW,加热使得微波水热反应釜升温至110~300oC,并保持10~180min;冷却微波水热反应釜,经过滤后收集含有还原糖的液相产物。
本发明中,所述餐厨垃圾采用20~200目的餐厨垃圾为反应物,反应物的含水率为1.0~20.0%;以去离子水配制的稀酸溶液为溶剂,反应物和溶剂的固液比为1~50:100,溶剂的加入量为微波水热反应釜体积的30~80%。
本发明中,所述稀酸为H2SO4、HNO3、H3PO4或HCl中任一种;稀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0%。
本发明中,所述添加剂为Cr2+、Mn2+、Fe2+、Co2+、Ni2+、Cu2+或 Zn2+中任一种,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0.1~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利用微波协同水热技术直接降解餐厨垃圾生产还原糖,突破了以往以粮食为原料的还原糖生产的传统工艺,为还原糖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餐厨垃圾,避免了“与人争粮”问题的出现,在产生高附加值还原糖的同时,实现了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与处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1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 下一篇:仿生滚法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