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铜镀层退镀液及可再生退镀液的退镀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0668.9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生;郭东莉;夏骥;王传荟;杨楷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F1/18 | 分类号: | C23F1/18;C23F1/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镀层 退镀液 再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镀液及退镀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过程中会产生不合格镀层,在支撑镀件的挂具上也会沉积上镀层;前者需要回收利用,后者要反复使用,因此需将镀层进行彻底退除。而退镀液通常适用于基体表面的镀铜层的退除。传统的退镀工艺中,通常采用含高浓度的硫酸及硝酸的退镀液,上述退镀液中含有强氧化剂并且酸性较强,因此在退镀时极易对基体本身产生过腐蚀的不良影响。另外浓硝酸与铜反应,既是强氧化剂,又是酸,产生大量的有害NOX气体,俗称“黄龙”,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并且对设备及厂房也会产生极大的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铜镀层退镀液,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生退镀液的退镀工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环保型铜镀层退镀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退镀液原料制成:
焦磷酸钾、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铵、磷酸氢二钠、25%的氨水、30%的双氧水。
本发明的退镀液以焦磷酸钾、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铵及磷酸氢二钠为主要原料,作为络合剂促进铜的溶解并增加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退镀液无有害气体产生,对基体无腐蚀,效率高、反应稳定。
所述退镀液原料各组分的含量为:
所述退镀液原料各组分的含量优选为:
所述退镀液的PH值为5-10,优选6-8,调节pH值采用的酸为焦磷酸、酒石酸、磷酸、柠檬酸中的任一种或组合,优选焦磷酸和磷酸。上述几种酸不仅可以调节退镀液的pH值,其酸根又可以作为铜离子的络合剂,退镀液的pH值在6-8之间,趋于中性,反应温和,不会使基体产生过腐蚀。
所述退镀液原料中还含有二价镍离子,所述二价镍离子含量为0.1g/L-10g/L,优选1g/L-2g/L。本发明添加二价镍离子加快了退镀速度,从而使退镀液退镀时间缩短并延长了使用周期。
一种可再生退镀液的退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退镀液:按退镀液原料组分配比配置退镀液,将退镀液的温度设置在20℃-60℃,优选30℃-50℃,最优选35℃-40℃。
2)退镀操作:将镀件放入退镀液中,搅拌退镀液,搅拌方式可以采用机械、磁力或空气搅拌;在退镀过程中,所述退镀液的用量保持在不少于1.5L/dm2,优选1.6L/dm2-2.0L/dm2;
3)完成退镀:在一设定时间后,将镀件从退镀液中取出,完成退镀操作;
4)退镀液的再生:将步骤3)中的退镀液体积恢复至退镀前的体积;
然后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将所述退镀液中的铜离子沉积出,采用不溶性阳极作为阳极,采用不锈钢做阴极;
电解阴极电流密度为0.1A/dm2-5A/dm2,优选0.5A/dm2-2A/dm2;
电解温度控制在20℃-60℃,优选30℃-50℃;
电解时间根据退镀液中所溶铜离子的含量及法拉第定律确定;
电解处理后的退镀液中补加双氧水后实现再生,补加量为双氧水(30%)≥30mL/L,优选50mL/L-100mL/L,且调节退镀液PH值为5-10,优选6-8。
本发明采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以酒石酸钾、柠檬酸铵等为络合剂促进铜的溶解并增加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从而使退镀液退镀时间缩短并延长使用周期;退除铜镀层后的退镀液可采用电沉积的方法沉积出铜,进而除去或减少退镀液中的铜离子,适当补加双氧水使退镀液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该发明不仅具有环保的特点,又可以循环利用,提高了退镀效率,减少了成本,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退镀方案。采用本发明的退镀工艺,退镀的镀件在镀液中无腐蚀,本发明的退镀液属于绿色环保的退镀液。本发明的退镀液适用于不合格产品及镀铜件吊具上铜层的退除。
步骤4)中,不溶性阳极可以是铅板、石墨电极、玻璃碳电极或钌钛氧化物涂层的钛基工业DSA电极作为阳极。
步骤4)中,加入过量的二氧化锰后,过滤,将滤液经电渗析处理的方式浓缩至与退镀前的退镀液体积相同。
也可以将退镀液加热到70℃保持10分钟后,将所述退镀液中多余的双氧水分解,并过滤,实现退镀液体积恢复至与退镀前的退镀液体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0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