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体及蓄电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9481.7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荒木贵叶;井口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4/04;H01G11/22;H01G11/8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金仙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体、电极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备电极体的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水电解质电池等电池、或双电荷层电容器等电容器等蓄电元件在各种用途中得到大量使用。
特别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被作为不断推进小型轻型化的个人电脑或携带电话等通信机器等电子机器的电池、或混合电动车(HEV)、插电式混合电动车(PHEV)、或电动车(EV)等汽车的电池等面向民生用途的电池得到大量使用。
作为此种蓄电元件,广泛地使用将正极及负极层叠而成的电极体。
在该蓄电元件的电极体中,正极及负极分别具备集电板和配置于该集电板的一面侧或两面侧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此外,正极及负极被以使各自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相面对的方式夹隔着隔膜层叠。此外,在该蓄电元件的电极体中,为了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板之间的密合性,将含有导电性物质的底涂层配置于正极活性物质层或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集电板之间。此种电极体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或2中。
作为此种电极体,如专利文献3及4中记载所示,提出过如下构成的电极体,即,在将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相面对地层叠时,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面积大于正极活性物质层。即,提出过以使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端缘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缘相比处于外侧的方式配置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地构成的电极体。
在该构成的电极体中,可以防止从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放出的锂离子向不存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电体上析出而成为导致短路的原因。
但是,即使是以使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面积大于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配置各活性物质层的电极体,也会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存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相面对的部分。
该电极体中,通常来说,由于在正极与负极之间配置有隔膜,因此即使在负极活性物质的周缘部也不会有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直接接触的情况。但是,该电极体中,当因任何的异常使电极体放热而造成隔膜收缩、或者因对电极体施加冲击等而使隔膜在电极体内移位时,就会有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不夹隔隔膜地直接面对的情况。该情况下,一旦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直接接触,或者在电极体内存在导电性异物等并经由该导电性异物使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接触,就有可能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产生短路。
另外,在该电极体中,即使存在有隔膜,也有可能因导电性的异物贯穿隔膜,而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产生短路。
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引起的短路中,有时会流过比较大的电流。所以,对于电极体来说,最好作为安全对策,即使在万一在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引起短路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短路电流。
对比文件3中公开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面积比正极活性物质层面积大地形成的电极体,该电极体中在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电体的露出部设置了电极体。
该电极体中,可以利用绝缘层来防止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的短路。但是,由于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电极体的绝缘层是为了防止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活性物质中的插入而设置的绝缘层,因此当在露出部以外的部位存在时,就有可能阻碍电极内的离子的移动。
所以,在该电极体中,为了不妨碍电极体中的必需的离子导电性,需要仅在露出部设置绝缘层。此种仅在狭窄的露出部设置绝缘层是很烦杂的操作,会增加制造工序。所以,在该电极体中,存在有在制造中花费工夫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1606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60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199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27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体,即使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周缘部附近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产生短路也可以抑制短路电流,而且可以容易地制造。另外,目的还在于,提供具备该电极体的蓄电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容易地制造即使在周缘部附近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产生短路也可以抑制短路电流的电极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电极体具备:
负极,其包含:负极集电体、配置于负极集电体的至少一面侧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