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8943.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苏怀智;张楠;杨孟;张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44 | 分类号: | G01N29/44;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工 混凝土结构 损伤 主动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裂缝是水工混凝土结构老化和病变的主要反应,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很大。其是水工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损伤病变,其产生和发展是结构功能衰退的重要特征之一,对结构的适应性、耐久性、承载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甚至会引起结构破坏失事。对于裂缝损伤的有效识别是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和诊断的一项重要内容,急切需要成熟的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引入,达到对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的实时、高效及准确的监测及控制。
压电陶瓷传感器具有频响范围宽、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功耗少、成本低等优点,由其构成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能够灵敏的感应监测到结构损伤的存在和强度的变化情况。在水工混凝土结构健康主动监测过程中,被作为传感器和驱动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界环境变化对压电陶瓷片的影响,可以延长压电陶瓷片的使用寿命,保证结构健康监测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由于混凝土裂缝损伤的复杂性,确定损伤的敏感频率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装置及方法。
发明人发现,信号的幅值是对混凝土强度较为敏感的参数,故信号幅值可以作为损伤识别的重要特征参量;混凝土裂缝损伤给信号主频带来的影响较小,但变化时信号幅值的衰减程度具有明显的影响,说明信号主频是影响信号对损伤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建议采用扫频信号作为损伤监测信号,扫频信号频率具有一定的变化范围,有助于提高信号对损伤的敏感性。
基于上述研究的启发,根据混凝土结构损伤的动荷载试验,通过在混凝土模型中成对埋设的混凝土压电陶瓷机敏模块(CPSM,Concrete PZT Smart Module),发明了基于波动分析法的混凝土裂缝损伤主动监测的实现方法,以CPSM扫频信号为分析对象,引入小波包工具对信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一种基于信号节点能量的损伤识别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水工混凝土结构损伤主动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振动台、波形发生器、驱动器、传感器、数字滤波器、数字化采集器、小波包分析系统及被测水工混凝土结构体;所述被测水工混凝土结构体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波形发生器对所述驱动器发出扫频信号后,激励所述驱动器产生应力波,应力波在被测水工混凝土结构体中传播被传感器接收,应力波信号依次再经过数字滤波器、数字化采集器和小波包分析系统;
所述驱动器和传感器均为压电陶瓷机敏模块,所述驱动器和所述传感器分别埋入或粘贴在待测水工混凝土结构体的两端;
所述压电陶瓷机敏模块包括压电陶瓷片、硫化硅橡胶层、信号线和外包混凝土,所述硫化硅橡胶层包覆在所述压电陶瓷片的外围,包覆有硫化硅橡胶层的压电陶瓷片埋入在外包混凝土中;所述信号线的一端焊接在压电陶瓷片上,另一端穿过外包混凝土与其他元器件连接。
对于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使用dSPACE(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为数据采集系统,其用于信号的数字化采集,dSPACE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具有高速的处理功能,软件系统包括从Simulink模型到dSPACE实时代码自动生成的工具和对实验进行可视化、自动化管理的一系列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8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消防桶
- 下一篇:一种供消防人员呼吸的新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