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吊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7871.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裕仁;今桥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吊杆 | ||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3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6027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吊杆。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大厅或者剧场等室内设施中,设置有以希望的亮度对多个照明器具进行调光的照明控制系统。在该照明控制系统中,在设置有多个安装口的照明吊杆上安装多个照明器具,该照明吊杆利用钢丝绳等悬挂于顶棚,并且通过升降,调整照明器具的高度。
近年来,作为连接于照明吊杆的照明器具逐步使用LED照明器具。该LED照明器具接收来自调光操作台的调光信号,进行与该调光信号对应的0%~100%的调光。而且,LED照明器具根据需要接收姿势控制信号,能够改变照明方向等。
然而,以往的照明吊杆虽然能够以照明吊杆为单位进行电源的导通/断开,但是针对连接于照明吊杆的每个照明器具却无法单独进行电源的导通/断开。其理由在于,以往的该种照明器具作为光源大部分使用灯泡,而灯泡的调光需要用与照明吊杆另行设置的调光器来进行。即,认为用所述调光器使照明器具导通/断开即可。
LED照明器具由LED和对LED进行点灯控制的点灯电路构成,当电源成为导通时,即使在未点灯状态下点灯电路也运作,从而消耗待机电力。即,在以往的照明吊杆中,如果无法单独使LED照明器具的电源导通/断开,则存在待机电力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单独控制所连接的照明器具的各个电源,能够减少待机电力的照明吊杆。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连接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照明负载,该照明吊杆具备至少一个以上切换部,该切换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向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照明负载的供电的导通或断开。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单独控制所连接照明器具的各个电源,从而能够减少待机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LED照明器具7a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LED点灯电路31的详细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连接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照明负载,该照明吊杆具备至少一个以上切换部,该切换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向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照明负载的供电的导通或断开。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单独控制所连接照明负载的各个电源,从而能够减少待机电力。
实施方式的照明负载为LED照明器具,但是不只限于此,具备点灯电路的照明器具即可。
而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具备输出部,该输出部输出向至少一个以上照明负载的供电的导通或断开的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操作人员能够容易掌握对照明负载的供电的导通或断开的状态。
而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具备漏电检测部,该漏电检测部检测至少一个以上照明负载的漏电。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确定发生漏电的LED照明器具。
而且,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中,当漏电检测部检测出至少一个以上照明负载的漏电时,切换部根据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断开向检测出漏电的照明负载的供电。
采用上述结构,无需断开连接于照明吊杆的至少一个以上照明负载的所有电源,且能够提高安全性。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根据图1,对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吊杆的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照明控制系统1为配置于大厅或者剧场等室内设施的系统,包括调光操作台2、控制监视装置3、照明用电源4、多个开关5a、5b、...、多个照明吊杆6a、6b、...、多个LED照明器具7a~7e、电源线8、DMX电缆9。
调光操作台2包括操作部11、调光信号输出部12、控制部13、显示部14、声音输出部15。而且,照明吊杆6a包括通信装置21、继电器控制装置22、多个继电器23a~23e、多个漏电流检测装置24a~24e、漏电监视装置25、插座等多个安装部26a~26e。另外,包括照明吊杆6b的其他多个照明吊杆的结构也与照明吊杆6a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负载控制装置及标识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