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流式污水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7562.3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敏;李金峰;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金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1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流 污水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特别是涉及回流式污水换热器。
背景技术
污水换热器是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前端产品,主要用来冬季提取分散在城市原生污水中和化工冷却水、高炉冲渣水、印染废水等工业废水中的热量,通过中介水交换传递给热泵机组,经热泵机组提升给建筑物供暖;夏季把建筑里面的热量传递给污水中,给建筑物制冷。
污水换热器在绿色节能建筑,建筑节能减排中起到有非常的作用,在地土壤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发展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时,污水换热器的出现,使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得到发展,污水换热器有效解决了污水利用的难度,如污水利用中,城市原生污水的结垢、堵塞、腐蚀等问题,这样使得热泵对城市原生污水的利用,推动了热泵的进一步发展。
污水源热泵依靠热泵机组内部制冷剂的物态循环变化,冬季从污水中吸收热量经热泵机组升温后对建筑供热,夏季通过热泵机组把建筑物中的热量传递给污水从而实现供冷。污水替代了冷却塔,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安全可靠、一机多用等突出优点。
利用污水源热泵实现城市废热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扩大城市污水利用范围、拓展城市污水治理效益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利用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对建筑进行采暖空调,可以直接减少其他短缺能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是资源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友好环境的重要措施。
解决包括污水在内的恶劣水质,对换热设备及管路的堵塞与结垢,实现持续和稳定地换热,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利用污水作为污水源热泵的冷热源的技术关键在于:实现污水的高效连续换热,给出不堵塞,不结垢,能长期稳定工作的污水换热器。
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热泵之间,设置污水换热器,热泵从污水中吸收热量,或向污水中释放热量。交换能量后的污水,从回水管,返回到城市污水的排放系统中。
污水换热器很快就被堵塞。污水中的细小粘性杂质,进入污水换热器,不断地在污水换热器内部沉降,在换热板表面沉积,结垢,使换热板表面热阻增大,换热器总体性能很快就变坏。
在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中,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水。污水换热器与普通换热器工作条件有很大的区别,普通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使用经验,不能用于污水换热器。尽管普通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与制造工艺,都很成熟,但是,污水换热器结构和科学设计方法,至今,还没有很好解决。
上述有关污水换热器的背景技术,在以下专著中有详细描述:
1、赵军,戴传山主编,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节能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美)沙拉,塞库利克著,程林译,换热器设计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给出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江河海湖水和各种工业废水进行换热的回流式污水换热器。
本发明给出的回流式污水换热器,它的结构包括:壳体、污水流道、清水流道、污水门、清水门和底座。
污水从壳体顶部的污水进口进入换热器,从上到下,依次水平流过多层污水流道后,从换热器底部的污水出口流出。清水从壳体底部的清水进口进入换热器,从下到上,依次水平流过多层清水流道后,从换热器顶部的清水出口流出。
污水与清水逆流换热,污水门和清水门分别位于污水换热器内部流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
(1)所述污水流道,每层都是呈U字形的往返流道,它的进出口,都位于污水门一侧;
(2)所述清水流道,每层都是呈U字形的往返流道,它的进出口,都位于清水门一侧。
所述壳体,它是回流式污水换热器的外壳;壳体内部是污水流道和清水流道,壳体外表面上,有污水进口、污水出口、清水进口和清水出口,壳体前后有污水门和清水门,壳体底部由底座固定。
所述污水流道,它的结构包括:污水进口、流道进口、隔板、进水流道、返流口、退水流道、流道出口和污水出口;污水通过污水进口进入污水换热器,从流道进口进入水平的第一层进水流道,直行到尽头,在返流口污水掉头反向流淌,经过退水流道从流道出口流出,转入下一层污水流道,依次向下流过全部污水流道后,从换热器的污水出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金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金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7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