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尘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6797.0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俞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冯现伟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装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塔。
背景技术
除尘设备是一种将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按工作方式分为干式除尘器、半干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现有的除尘设备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故障率大,结构设计不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尘塔,通过导气罩和重力分离烟尘;开设有清灰口可对灰尘收集;无运动部件,不易故障,使用维护费用低。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适应性好,使用寿命长、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在净化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除尘塔,包括:塔身、进气管、排气口、清灰口、导气罩和滤尘网,塔身中间,沿中心轴线方向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上方设置有导气罩,导气罩和塔身中间设置有滤尘网,塔身下部设置有清灰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为L形,进气管的进气口设置在塔身,排气口设置在塔身中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罩为半封闭圆筒,封闭一端为半球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气罩远离封闭端设置有开孔,导气罩周围有安装支架连接到除尘塔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塔下端设置有安装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除尘塔通过多增加一个气缸,通过PLC编程使用全自动化;只需更换上下压块,并可使用两种不同条子的冲切。具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适应性好,自动化生产效率高,无干涉,不伤产品等优点,同时在工装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除尘塔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塔身,2、进气管,3、导气罩,4、滤尘网,5、清灰口,6、开孔,7、支架,8、进气口,9、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除尘塔,包括:塔身1、进气管2、排气口9、清灰口5、导气罩3和滤尘网4,塔身1中间,沿中心轴线方向安装有进气管2,进气管2上方设置有导气罩3,导气罩3和塔身1中间设置有滤尘网4,塔身1下部设置有清灰口5。
所述进气管2为L形,进气管的进气口设置在塔身,排气口设置在塔身中央,有效排气,
所述导气罩4为半封闭圆筒,封闭一端为半球状,使得空气向四周运动。
所述导气罩4远离封闭端设置有开孔6,导气罩周围有安装支架连接到除尘塔上,用于排气并能良好固定导气罩。
所述除尘塔下端设置有安装位,用于固定除尘塔。
除尘塔的工作过程为:
空气有进气管进入,经过导气罩疏导后沿管壁向下运动,空气在经过开孔段时压力小,空气向外移动,由于尘埃惯性大,会继续向下一动,落入塔底,同时在塔底的空气会经过滤网过滤后排出,有效清除灰尘。
本发明除尘塔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导气罩和重力分离烟尘;
二、开设有清灰口可对灰尘收集;
三、通无运动部件,不易故障,使用维护费用低;
四、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发明有可靠性能高、结构紧凑、适应性好,使用寿命长、除尘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在净化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未经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6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