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光扫描仪、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头戴式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6472.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惠弥;沟口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6/10;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扫描仪 图像 显示装置 以及 头戴式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动器、光扫描仪、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头戴式显示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轴部和光反射部件的光学器件,其中,轴部具有板状的安装部和将上述安装部支承为能够绕规定轴摆动的弹性支承部,光反射部件被设置在安装部的面。在这种光学器件中,例如,在与设置有安装部的反射部件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线圈,并且配置作为强磁性体的永久磁铁,通过线圈与永久磁铁的相互作用,能够使设置于安装部的光反射部绕规定轴摆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7648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光学器件中,若安装部的面积伴随着整体构造的小型化而变小,则线圈的匝数(线圈的形成面积)变小。由此,存在如下课题,即,磁力减弱,导致设置于安装部的面的光反射部件的摆动(驱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通过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动板;第一轴部,其将上述可动板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摆动;反射部,其固定于上述可动板,并具有反射光的反射面;以及线圈,其设置于上述反射部的与上述反射面相反侧的面。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使包含了可动板的整体构造小型化的情况下,由于反射部与可动板是独立的,所以能够维持反射部的大小而不受可动板的大小影响,并且能够不减少线圈的匝数(形成面积)。由此,能够增强磁力,从而提高反射部的摆动效率。
应用例2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当从上述可动板的板厚方向俯视观察时,上述反射部的面积比上述可动板的面积大。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线圈的形成面积增加。
应用例3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于上述可动板的导通连接部,并具有接触部,上述接触部设置在上述导通连接部上,使上述线圈与上述导通连接部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形成于反射部的线圈与形成于可动板的导通连接部电连接。由此,能够容易从导通连接部侧对线圈供给电压。另外,由于接触部配置在可动板的导通连接部上,因此接触部具有作为可动板与反射部之间的间隔物(支柱)的功能。因此,能够防止在反射部摆动运动时,反射部与其他的部件接触的情况。
应用例4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轴部设置有第一检测部,上述第一检测部对在上述第一轴部产生的应力进行检测。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一检测部对在第一轴部产生的应力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可动板绕第一轴的摆动角进行检测。
应用例5
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动框,其配置于上述可动板的周围,并且连接有上述第一轴部;以及第二轴部,其与上述可动框连接,并且将上述可动框支承为能够绕与上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摆动。
根据该结构,固定于可动板上的反射部能够绕第一轴以及第二轴摆动。并且,能够可靠地在反射部的表面配置线圈而不受可动框等的尺寸限制。
应用例6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中,上述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可动框还设置有线圈。
根据该结构,除了设置于反射部的线圈之外,还在可动框设置有线圈,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强磁力,从而提高反射部的摆动(驱动)效率。
应用例7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中,上述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俯视观察时,上述反射部设置成覆盖上述可动框。
根据该结构,例如,当从外部向反射部照射光时,光不会到达可动板、第一轴部以及可动框。因此,能够防止产生在上述部件反射的杂散光。
应用例8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致动器中,上述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轴部设置有第二检测部,上述第二检测部对在上述第二轴部产生的应力进行检测。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二检测部对在第二轴部产生的应力进行检测。
应用例9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光扫描仪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动板;第一轴部,其将上述可动板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摆动;反射部,其固定于上述可动板,并具有反射光的反射面;以及线圈,其设置于上述反射部的与上述反射面相反侧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6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