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浓度自控臭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6261.9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张秀梅;桂洪治;陈书来;刘贵忠;杨学锋;张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2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浓度 自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尤其指一种臭氧浓度自控臭氧机。
背景技术
臭氧技术在各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臭氧气体或臭氧水杀菌,臭氧气体除去甲醛等有害气体,臭氧代替农药消灭病虫害等领域,并且这些过程的最终结果都无有害物残留,为绿色环保的。臭氧发生装置一般包含电源、高压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功率较高的还带有臭氧发生器散热用水冷或风扇散热系统以及臭氧吹出用风泵系统,有的还带有工作电流指示电表和定时器等机构。其工作物理原理是把220V市电电压变换为低压直流电,由高压发生电路产生1万多伏的高频高压,送到由两个电极构成的臭氧发生器,在其中对空气高压放电而产生臭氧。臭氧的浓度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要求,浓度太高即浪费电能、缩短臭氧机使用寿命,又可能有害;浓度太低又可能不起明显作用,因此,需要臭氧机具有臭氧浓度可调节式自动控制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臭氧机无自动控制臭氧浓度作用,这就使得不同环境或领域中要用不同的臭氧机,无法一机多用和共享,增加了设备投入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可人工选择调节使用空间的臭氧浓度的臭氧浓度自控臭氧机,并且可以在无交流市电的环境中移动使用,它在各种场合或领域都可使用,一机多用。
本发明把高压发生器(3)的输出端(L5)与臭氧发生器(4)并联,把高压发生器(3)的电源输入端与继电器开关(K2)串联后再与直流电源(2)并联,臭氧传感器加热电阻(R10)与加热电源并联,臭氧传感电阻(R11)的一端接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的输入端,另一端接直流电源(2)的正极(+E),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的输出端接功率输出电路(6)的输入端,功率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接继电器线圈(J)的下端,继电器线圈(J)的上端接正极(+E)。
为了调节臭氧应用空间的臭氧浓度,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内部的臭氧浓度控制电位器(R3)上带有浓度(或应用场合)标记。
为了在无交流市电场合应用,还将正极(+E)接第三开关(K3)的上端及第四开关(K4)的左端,充电电池(E)与限流电阻(R15)串联后接在第三开关(K3)的下端和地之间,电池供电指示灯(D6)与阻流电阻(R16)串联后并联在第四开关(K4)的右端和地之间。
为了提高臭氧检测灵敏度和节电增加电池续航时间,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由电压比较器(IC4)和外围件构成。电压比较器(IC4)的一路输入端接标准电压取样电阻(R2)的滑动端,另一路输入端接臭氧浓度控制电位器(R3)的滑动端。
由于本发明把高压发生器(3)的电源输入端与继电器开关(K2)串联后再与直流电源(2)并联,而继电器开关(K2)又被功率输出电路(6)以及前面的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所控制,所以,臭氧发生器(4)的工作状态不是连续而是断续的,其开停比例由臭氧传感电阻(R11)及臭氧浓度控制电位器(R3)所联合控制。这样,当选定臭氧浓度控制电位器(R3,也称电阻)的阻值后,臭氧应用空间的浓度到达设定值时,臭氧传感电阻(R11)阻值变大电压降低,驱动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输出高电平,再驱动功率输出电路(6)导通,进而使继电器线圈(J)通电使继电器开关(K2)断开。此时臭氧发生器因断电而不工作,无臭氧产生,臭氧因氧化其他物质而浓度缓慢降低,当降低到臭氧传感电阻(R11)可使臭氧浓度检测电路(5)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开关(K2) 复位而自动接通,臭氧发生器(4)继续工作产生臭氧,当臭氧浓度提高后又停止,如此反复,自动控制臭氧空间的臭氧浓度在设定值附近。
可见本发明的臭氧应用空间的臭氧浓度可以提前人工设定,而后进入自动控制过程,可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场合,一机多用。另外,由于正极(+E)接第三开关(K3)的上端及第四开关(K4)的左端,充电电池(E)与限流电阻(R15)串联后接在第三开关(K3)的下端和地之间,电池供电指示灯(D6)与阻流电阻(R16)串联后并联在第四开关(K4)的右端和地之间,这就使得本发明可以在无交流市电的地方使用,进一步增加了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的性能。
另外本发明用电压比较器作为臭氧浓度检测电路,检测灵敏度很高且静态电流仅1.3毫安,成本低且节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学院,未经德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6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