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5374.7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聚氯乙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料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专用树脂包括电缆绝缘料和电缆护套料,所用原料主要有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PVC)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随着科技的发展,PVC的各种助剂和填充料的不断发展,也使得PVC电缆料的性能不断完善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PVC树脂80-90、尼龙酸二正丁酯1.2-2.4、偏苯三酸三辛酯0.4-0.6、硬酯酸钙0.8-1、硬酯酸锌0.5-0.7、抗氧剂1680.5-0.7、抗氧剂10101-1.5、凹凸棒土10-15、钛白粉4-6、顺丁烯二酸二丁酯0.4-0.6、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2、防老剂OD1-2、复合填充料50-56;
复合填充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膨润土23-26、玉石粉5-7、氧化锌1-2、二硼化钒1-2,氢氧化镁10-12、环氧大豆油1-2、抗氧剂BHT1-2,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1.2-1.8;
复合填充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玉石粉在700-750℃下煅烧1-1.5小时,然后,取出,与氢氧化镁一并加入适量水中研磨,加10-15%盐酸溶液调PH为5-6,再加氢氧化钠调为中性,干燥,将所得粉末与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过700-800目筛后即得。
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
(1)取PVC树脂粉、尼龙酸二正丁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硬脂酸钡、抗氧剂168按重量份混匀,于捏合机中180-190℃下捏合4-8分钟后,取出冷却;
(2)将步骤(1)所得冷却后的胶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控制温度165-170℃,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配方合理,制得的电缆料具有优异的伸长率,大幅度增强了其弹性性能,在保证产品电器性能的情况下,达到改善制成品的伸长率和抗拉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其是由下述重量份(kg)的原料制得:
PVC树脂90、尼龙酸二正丁酯2.4、偏苯三酸三辛酯0.6、硬酯酸钙0.8、硬酯酸锌0.7、抗氧剂1680.7、抗氧剂10101.5、凹凸棒土15、钛白粉6、顺丁烯二酸二丁酯0.6、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防老剂OD1.6、复合填充料55;复合填充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膨润土25、玉石粉7、氧化锌2、二硼化钒1,氢氧化镁12、环氧大豆油2、抗氧剂BHT1,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1.8;
复合填充料的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玉石粉在750℃下煅烧1.5小时,然后,取出,与氢氧化镁一并加入适量水中研磨,加15%盐酸溶液调PH为5.8,再加氢氧化钠调为中性,干燥,将所得粉末与其它剩余成分混合,研磨,过800目筛后即得。
所述的一种高弹性聚氯乙烯软电缆料,制备方法为:
(1)取PVC树脂粉、尼龙酸二正丁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硬脂酸钡、抗氧剂168按重量份混匀,于捏合机中190℃下捏合8分钟后,取出冷却;
(2)将步骤(1)所得冷却后的胶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控制温度170℃,得到成品。
将本实施例进行性能测试,所得数据如下:
从本实施例测试结果可见,本发明的产品经过100℃×168h的老化和80℃×6h高温压力试验,其机械物理性能变化符合相应标注要求,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满足不同温度环境变化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