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外部的防晒保护车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5252.8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玉泉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外部 防晒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外部的防晒保护车罩。
背景技术
车罩,也叫汽车外罩,即按汽车的外形尺寸用布或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属于汽车的防护用品。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高档小车,经常使用车罩能够延长车漆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车罩能帮助户外停放的汽车防脏、防灰、防水,抵抗紫外线和光照对车漆及内饰等的损害,尤其是在夏天,能够有效地防止车内温度过高,提高乘车舒适性,降低车内空调的工作功率,起到了节能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车罩均为整体设备,易带来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不便,而且车罩往往无法罩住整个车体,总有部分车体裸露于车罩之外,经受着高温曝晒,往往会引起局部车漆变色的情况发生,甚至车轮经过曝晒后,在行驶过程中也易发生爆胎,或产生其他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装卸快捷、覆盖全面的用于汽车外部的防晒保护车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汽车外部的防晒保护车罩,包括车罩本体,所述车罩本体包括由连接结构连接的数片车罩,包括中部的正车罩和两侧的翼车罩;
其中正车罩自前而后地覆盖于车体正面,包括前保险杠、引擎盖、前挡风玻璃、车顶、后挡 风玻璃、后备箱及后保险杠部分,所述正车罩通过前、后端分别设置的固接装置,分别固接于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处;
所述翼车罩自上而下地覆盖于车体侧面,包括车门、车窗及车轮部分,其中车轮部分为整体覆盖,所述翼车罩通过对应于车轮部分设置的环套装置,分别环套固定于车轮外部。
所述车罩本体采用反光防水材料制成。
所述连接结构为拉链或尼龙粘条或子母扣结构。
所述固接装置为挂钩或卡接或松紧固定结构。
所述环套装置通过外圈的松紧带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连接结构将数片车罩连接构成车罩本体,安装与拆卸均更为便捷,收纳储存方便;针对车体全身的包裹,可以将车体全部纳入车罩的保护范围内,避免了部分车体由于覆盖不全面,而导致的车漆脱落或车漆变色的情况发生;尤其针对车轮的全面覆盖保护,有效降低了高温下车轮的表面温度,避免了爆胎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1为车罩本体;2为连接结构;3为正车罩;4为翼车罩;5为固接装置;6为环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外部的防晒保护车罩,车罩本体1包括由连接结构2连接的数片车罩,包括中部的正车罩3和两侧的翼车罩4。此外,也可以根据车体、外型及使用情况的需要进行其它的区域性划分。采用连接结构2作为数片车罩间的连接部件,对其的要求是易拉易开,方便快捷。故本发明使用的是拉链或尼龙粘条,也可以考虑采用其它的连接部件,如子母扣或挂扣等,甚至于缝制结构,均可适用于本发明。
同时,为增加车罩本体1的反光效果,提高夏季抵抗紫外线和光照的能力,本发明中的车罩本体1采用反光防水材料制成。
本发明中的正车罩3是自前而后地覆盖于车体正面的,覆盖范围可包括前保险杠、引擎盖、前挡风玻璃、车顶、后挡风玻璃、后备箱及后保险杠部分,并且正车罩3通过前、后端分别设置的固接装置5,分别固接于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处。固接装置5多采用挂钩或卡接或松紧固定结构。
而本发明中的翼车罩4则是自上而下地覆盖于车体侧面的,覆盖范围可包括车门、车窗及车轮部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车罩是不针对车轮部分进行覆盖或保护的,而本发明中的车轮部分是通过翼车罩4的整体覆盖得到全面保护的。翼车罩4通过对应于车轮部分设置的环套装置6,分别环套固定于车轮外部。由于车轮为圆形,且出于全面覆盖保护的要求,因此环套装置6往往多采用外圈的松紧带固定于车轮部分。
本发明利用连接结构2将数片车罩连接构成车罩本体1,安装与拆卸均更为便捷,收纳储存方便;针对车体全身的包裹,可以将车体全部纳入车罩的保护范围内,避免了部分车体由于覆盖不全面,而导致的车漆脱落或车漆变色的情况发生;尤其针对车轮的全面覆盖保护,有效降低了高温下车轮的表面温度,避免了爆胎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玉泉,未经孙玉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