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4442.8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涛;马增华;刘花军;王通;林涛;刘海涛;王少华;孙玉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4 | 分类号: | C09K8/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苏蕾;杨淑媛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二氧化碳 缓蚀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蚀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高温(150~250℃)下,适用于油田水体系的CO2腐蚀的水溶性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采和输运过程中,CO2常作为天然气或石油伴生气的组分存在于油气中,或者由于其他采油技术的出现,比如CO2驱采油技术、空气驱油或者其他方式的采油技术产生了大量CO2,使得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金属管道和设备遭到了剧烈的二氧化碳腐蚀,导致设备的寿命减短和材料性能的恶化,容易对油气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腐蚀还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
加强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可为石油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油气田二氧化碳腐蚀的防护一般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实现:选用抗蚀性能更好的合金钢材、阴极保护技术、表面涂覆和加注缓蚀剂。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在这四类腐蚀控制技术中,相较于其他几种防护手段,加注缓蚀剂的方法因为处理工序简单,容易实现,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保护构成设备的所有材料,并且不需要增加防腐设备(如阴极保护系统)的额外投资等诸多优点,成为油气田二氧化碳腐蚀防护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实用的方法。
对于温度范围在100℃内的油田水介质中的CO2腐蚀,国内外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和研究,也出现了许多高效的缓蚀剂,但在高达150-250℃的高温条件下,现有的大多数缓蚀剂失活,无法起到缓蚀作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其在高温(150~250℃)下,对油田水体系的CO2腐蚀具有很好的缓蚀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所述缓蚀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份组成: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酰胺化合物可以为乙撑双油酸酰胺和9-十七烯基-N-二(氨乙基)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当所述酰胺化合物为乙撑双油酸酰胺和9-十七烯基-N-二(氨乙基)酰胺的组合时,二者可以任意比例混合。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炔醇可以为丙炔醇和1,4丁炔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有机炔醇为丙炔醇。当所述有机炔醇为丙炔醇和1,4丁炔二醇的组合时,二者可以任意比例混合。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巯基酸可以为巯基甲酸和巯基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当所述巯基酸为巯基甲酸和巯基乙酸的组合时,二者可以任意比例混合。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巯基吡啶可以为2-巯基吡啶和4-巯基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当所述巯基吡啶为2-巯基吡啶和4-巯基吡啶的组合时,二者可以任意比例混合。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可以为水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醇为异丙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的各组分含量可以选择如下:
所述酰胺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例如:16%、17%、20%、30%、40%、45%、49%等。
所述有机炔醇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例如:12%、16%、18%、20%、22%、24%等。
所述巯基酸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例如:6%、7%、9%、11%、13%、14%等。
所述哌啶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例如:6%、13%、17%、19%、21%、23%等。
所述巯基吡啶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例如:7%、8%、10%、11%、12%、14%等。
所述溶剂的质量分数可以为例如:26%、27%、29%、33%、39%、43%、47%、49%、53%、57%等。
本发明所述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中的酰胺化合物具有N、S、O等多个吸附基团,容易与金属表面铁上空原子轨道配位,同时,吸附基团可以直接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起到缓蚀作用,增加结合力。其他化合物同样在金属表面具有比较好的吸附能力,能够填补吸附在金属表面的酰胺与金属之间的空隙,从而发挥很好的协同作用,增加缓蚀剂作用。
本发明所述高温二氧化碳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上述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各组分,混合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44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