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2978.6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翰;张加欣;张仲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7/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与其 光学 成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相关,且尤其是与应用六片式透镜之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相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和数位相机的普及使得包含光学成像镜头、镜筒及影像感测器等的摄影模组蓬勃发展,手机和数位相机的薄型轻巧化也让摄影模组的小型化需求愈来愈高,随着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CMOS)之技术进步和尺寸缩小,装戴在摄影模组中的光学成像镜头也需要缩小体积,但光学成像镜头之良好光学性能也是必要顾及之处。
已知的光学成像镜头多为包括四片透镜的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由于透镜片数少,光学成像镜头长度可以有效限制于一定长度范围内,然而随着高规格的産品需求愈来愈多,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在画素及品质上的需求快速提升,极需发展更高规格的産品,如利用六片式透镜结构的光学成像镜头。然而,已知的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如:美国专利号8345354以及台湾专利公开号201250283都揭露了一种由六片透镜所组成之光学镜头,这些设计的镜头长度较长,无法满足行动电话薄型化之设计需求。因此,极需要开发成像品质良好且镜头长度较短的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透过控制各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及/或屈光率配置等特性,而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维持系统性能之条件下,缩短系统长度。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光圈、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屈光率,且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第一透镜之物侧面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二透镜之像侧面包括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率;第四透镜之像侧面包括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及第六透镜之像侧面包括一位于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其中,光学成像镜头中具有屈光率的透镜总共只有六片。
其次,本发明可选择性地控制部分参数之比值满足条件式,如:
控制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CT3表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CT4表示)及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以AC34表示)满足
2.20≦(CT4+AC34)/CT3 条件式(1);
或者是控制AC3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以AC45表示)及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以AC56表示)满足
1.00≦AC34/(AC45+AC56) 条件式(2);
或者是控制AC34、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CT1表示)及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CT6表示)满足
2.00≦(CT1+AC34)/CT6 条件式(3);
或者是CT3与AC34满足
1.60≦AC34/CT3 条件式(4);
或者是CT4、CT6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CT2表示)满足
2.48≦(CT2+CT4)/CT6 条件式(5);
或者是控制AC34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以AC23表示)满足
3.30≦AC34/AC23 条件式(6);
或者是控制CT1、CT2与CT6满足
2.00≦(CT1+CT2)/CT6 条件式(7);
或者是控制CT6与AC34满足
1.00≦AC34/CT6 条件式(8);
或者是控制CT1、CT3与AC34满足
2.20≦(CT1+AC34)/CT3 条件式(9);
或者是控制AC45及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以AC12表示)满足
0.90≦AC12/AC45 条件式(10);
或者是控制CT2、CT4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CT5表示)满足
1.70≦(CT2+CT4)/CT5 条件式(11);
或者是控制CT1、CT5与AC34满足
1.80≦(CT1+AC34)/CT5 条件式(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29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电烙铁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硼喷砂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