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02328.1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3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蔡泽森;应向阳;陈旖;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7/00 | 分类号: | G07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递员 通过 智能 快递 投递 收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投递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一些公开的发明专利或专利申请涉及到了电子储物柜箱格的使用。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14215B 公开了一种使用密码储物柜递送货物的方法:递送员首先输入业主的户号及业主和自己的手机号,然后根据反馈的各箱柜的使用状态信息进行箱柜号选择,中央控制单元使对应的箱柜门自动打开;当递送员将物品存放其中并关闭好箱柜门,打印存物信息凭证,并同时将存物的箱柜号信息及取物密码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送给业主;当业主收到短信准备取物时,输入户名和取物密码,业主根据反馈的费用支付信息进行费用支付,中央控制单元在接收到费用支付信息后使对应的箱柜门自动打开;当业主将物品取出并关闭好箱柜门,打印取货信息凭证。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609999A 公开了一种电子储物柜箱格分配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快件投递、邮寄方法,可以使多个物流公司共享或独占电子储物柜的箱格,并基于该系统提供了针对快递业的投递和邮寄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622788A 公开了一种快件存取系统和快件投递、邮寄方法,使用储物柜管理员授权认证技术有效代替快递员,实现与用户当面询问验视内件、签收快件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没有给出关于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具体流程,使得智能快递投递箱的应用受到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方法,给出了关于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具体流程,可操作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身份验证环节,投递员使用授权卡或身份证登录系统;投递员核实包裹信息,并验视物品;如果投递员接收,则进入包裹接收流程;如果投递员拒收,则进入拒收包裹流程。
所述包裹接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系统打印出含有收寄人信息的运单;投递员对物品进行打包,并将运单贴于表面,同时系统发送短信给寄件人,告之投递员已收件,完成本次包裹收件工作;
所述包裹拒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投递员将物品放回原箱格;投递员选择拒绝接收原因;系统发送短信给收件人,告知拒收原因,本次收件失败,继续下个包裹收件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给出了投递员身份验证环节,投递员对包裹验视环节及接收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可以扩充智能快递投递箱的应用范围,提高投递员收件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智能快递投递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流程框图。
图3为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智能快递投递箱1包括箱格11、操作系统12和监控系统13,操作系统通过网络2与服务器3连接。
投递员通过智能快递投递箱收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身份验证环节,投递员使用授权卡或身份证登录系统;
S02:投递员核实包裹信息,并验视物品;
S03:如果投递员接收,则进入包裹接收流程;如果投递员拒收,则进入拒收包裹流程;
在步骤SO2中包括以下步骤:系统列出该投递箱投递给该快递公司的包裹列表;投递员选择取出某个包裹,相应柜门弹开;系统显示出该包裹寄送地址、重量;投递员取出物品,对物品验视,并核对其重量;
在步骤S03中,所述包裹接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系统打印出含有收寄人信息的运单;投递员对物品进行打包,并将运单贴于表面,同时系统发送短信给寄件人,告之投递员已收件,完成本次包裹收件工作;
在步骤S03中,所述包裹拒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投递员将物品放回原箱格;投递员选择拒绝接收原因;系统发送短信给收件人,告知拒收原因,本次收件失败,继续下个包裹收件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2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堆焊机焊缝的实时监控系统
- 下一篇:插床刀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