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2277.2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盛勇;陈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899;A61K9/16;A61P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百合 安神 冲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安神凉茶冲剂,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枣仁,又称酸枣仁、山枣,其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心、脾、肝、胆经。《本草拾遗》称枣仁有“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作用。而《别录》也记载:酸枣仁,主烦心不得眠。据现代药理证实,枣仁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等功效。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百合在《神农本草经》、《日华于本草》及《本草纲目拾遗》等书中均有记载,具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之功效。其食疗作用为:百合性微寒平,味甘微苦;入心经,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入肺经,具有润肺,清火,清心安神定惊的功效,尤其是以甘肃兰州的百合最好。民间常有枣仁煎百合的用法,因其既取百合养肺、养胃的食疗补身,又取枣仁养肝、安神的食疗功效,轻寒微甘,清心润肺、安神定志,故很适合被失眠困扰的人食用。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胃经。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妙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的等作用。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竹子)的叶,其性味:甘淡,寒。归心、肺、胆、胃经。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以上二者皆可以热水泡服,不仅口感清凉,同时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抗炎的作用。
但是以上几种传统原材的食用不仅制作繁琐,携带不便,而且吸收不畅,生物利用度不高,作用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物利用度好,方便饮用,且具有宁心安神,清热养胃等功效的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不仅养血益脾,清热解毒,补心安神,去湿化痰,定神安眠,而且携带与服用方便,安全可靠,食疗效果显著,适合加班熬夜及失眠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感好、吸收快且充分,具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镇静催眠等功效,携带与服用方便,安全可靠,食疗效果显著的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由以重量比例的下列各天然原料成分加工而成:枣仁30-60份,百合10-30份,竹叶10-25份,金银花20-35份,其制作步骤是先将枣仁洗净、炒熟,将百合、竹叶、金银花洗净、晒干,再将上述四种原料分别用低温粉碎设备粉碎至粉末状,平均粒径在0.3-0.6微米之间,按上述比例充分混合后,将混合粉末按现代已有的冲剂制备技术制成冲剂,再用低温真空干燥法将其干燥,然后装入容器中进行超声波杀菌,将处理后的冲剂装入袋内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先将枣仁洗净、炒熟,将百合、竹叶、金银花洗净、晒干,再以重量比例:枣仁30-60份,百合10-30份,竹叶10-25份,金银花20-35份,将上述四种原料分别用低温粉碎设备粉碎至微纳米粉末状,平均粒径在0.3-0.6微米之间,按上述比例充分混合后,将混合粉末按现代已有的冲剂制备技术制成冲剂,再用低温真空干燥法将其干燥,然后装入容器中进行超声波杀菌,将处理后的冲剂装入袋内密封。以重量比例,按枣仁30-55份,百合15-30份,竹叶10-25份,金银花20-30份为最佳。
按如上所述所制得的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装入袋内密封即可获得携带、储存方便,口感清甜,具有宁心安神,养肝敛汗,镇静催眠等功效的保健饮品。所制的微纳米枣仁百合安神茶冲剂直接用温开水冲泡即可服用,亦可入粥中煮食。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先将500克枣仁洗净、炒熟,将适量百合、竹叶、金银花洗净、晒干,以重量比例,按枣仁30份,百合30份,竹叶15份,金银花25份,分别用低温粉碎设备粉碎至粉末状,平均粒径在0.3-0.6微米之间,再按上述比例充分混合后,将混合粉末按现代已有的冲剂制备技术制成冲剂,再用低温真空干燥法将其干燥,然后装入容器中进行超声波杀菌,将处理后的冲剂装入袋内密封即可。
本产品口感好、吸收快且充分,在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及稳定剂等化学物质,无任何副作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2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