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0471.7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曹亘;卢尧;张涛;李轶群;李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反馈周期 预设规则 周期反馈 信道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信道质量指示 接入网设备 实时变化 传输 保证 | ||
1.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用于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包括: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CQI反馈周期;将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或者,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包括: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调整模式;根据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在直至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之前的至少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基础上,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之后,还包括:
获取在第N+1周期中信道的监控参数,所述监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CQI反馈周期为第N周期,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为第N+1周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对所述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并得到统计结果;
检测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预设门限,若大于预设门限,则将第N+2周期调整为与第N周期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式至少包括:
将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设置成基准值的指定倍数;
或者,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使得所述基准值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的指定倍数;
或者,保持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与所述基准值相同;
或者,从预设集合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指定时间内不同的所述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
对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得到每一个CQI反馈周期的统计结果;
确定统计结果大于所述预设门限的CQI反馈周期为有效周期;
利用所述有效周期所对应的差值大小出现的频率,更新置信区间。
5.一种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在相邻两个周期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值的差值;
周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所述差值的大小与CQI反馈周期的对应关系;
所述周期确定模块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CQI反馈周期;周期提取单元,用于将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CQI反馈周期,作为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或者,所述周期确定模块还包括:所述定位单元,还用于在至少两个连续的置信区间中,确定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其中,一个置信区间对应一个调整模式;周期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差值所在的置信区间所对应的调整模式,在直至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之前的至少一个CQI反馈周期的基础上,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反馈周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获取在第N+1周期中信道的监控参数,所述监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信道的误码率和误块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CQI反馈周期为第N周期,所述终端设备的下一个CQI反馈周期为第N+1周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监控参数进行统计并得到统计结果;
判定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统计结果是否大于预设门限,若大于预设门限,则将第N+2周期调整为与第N周期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4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