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机械防抱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8525.0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谭敏波;焦培刚;房强汉;赵康培;谭晓红;张镡元;于阳;谭安玉;王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敏波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机械 抱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制动系统一般为两种结构,一种是V型刹车系统,另一种是碟刹系统。但是无论哪种刹车系统在紧急制动时,都会出现刹车系统将车轮抱死,车轮在抱死的情况下与地面产生滑动摩擦,从而容易产生侧滑现象导致翻车事故的发生。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制动力主要为车轮产生的离心力和人手产生的制动力,现行的几种防抱死装置不能很好地将二者结合利用,它们或者不能依据车轮转速的变化而改变制动力,或者只依靠离心力制动,不能维持较高的制动力,前者高速行驶时防抱死装置反应速度较慢,容易引起事故发生,后者制动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使得制动过程自行车行驶距离较长,亦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紧急刹车造成抱死的自行车机械防抱死装置。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自行车机械防抱死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安装于车架上的轮轴、一端连接于闸把的闸线Ⅰ、固定于车架上的闸线轮支架、转动安装于闸线轮支架上的闸线轮、固定于车轮上的制动盘、套装于轮轴上并可沿轮轴轴线方向运动的制动块以及套装于轮轴上一端固定于制动块后端其另一端固定于车架上的主弹簧,所述闸线Ⅰ包绕于闸线轮上且穿过轮轴内部其另一端固定于制动块上,在主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制动块与制动盘不接触。
为了实现闸线长度补偿,还包括可在刹车时改变闸线长度的闸线补偿装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动防抱死效果,增加高速行驶紧急制动时的防抱死装置反应速度,还包括制动时控制制动块与制动盘制动力使其两者产生滑动摩擦的离合器。
上述闸线补偿装器包括补偿器壳体、设置于补偿器壳体内的滑槽Ⅰ、安装于滑槽Ⅰ内的两个滑块、设置于滑槽Ⅰ内其位于两个滑块之间的弹簧以及若干固定于补偿器壳体后端的闸线Ⅱ,上述闸线Ⅰ的尾端所述闸线Ⅰ的尾端依次穿过两个滑块以及弹簧并实现闭合,上述闸线Ⅱ的另一端固定于制动块上。
上述离合器包括固定于刹车盘上的离合器壳体、固定于轮轴上的橡胶套、四个位于离合器壳体内的离合器卡块,所述制动块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离合器位于制动块的圆孔内,所述离合器壳体沿轴向设置有圆孔,所述制动块圆孔直径大于离合器壳体的外径,所述橡胶套以及离合器卡块均位于圆孔中,所述离合器卡块下方设置有弧面,所述弧面的直径与橡胶套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每两个离合器卡块之间通过离合器弹簧连接且相互连接的两个离合器卡块的两弧面构成一半圆形弧面,所述相互连接的两个离合器卡块通过限位装置可沿径向滑动固定于离合器壳体上,在离合器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半圆形弧面与橡胶套外表面相互不接触,当制动时,卡块与橡胶套不接触,橡胶套外端面与制动块内侧面不接触。
为了保证橡胶套沿轴向形变,还包括两个沿轴向设置且其固定于离合器壳体上的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位于相互连接的两个离合器卡块之间,所述限位卡块的下端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直径与橡胶套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限位卡块的弧形面与橡胶套的外表面不接触。
上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有滑槽Ⅱ的支座、设置于支座上的离合止推杆,所述离合器卡块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所述每两个通过离合器弹簧连接的离合器卡块通过滑轨安装于支座的滑槽Ⅱ中,所述离合止推杆安装于离合器壳体上且其可沿径向滑动。
为了便于安装以及保证连接强度,上述橡胶套的内孔为锥孔,上述轮轴相应安装橡胶套的部位为锥轴其锥度与锥孔的锥度相匹配。
为了降低运动摩擦,还包括安装于离合器卡块外侧的可转动的滚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刹车时,通过手握闸把拉动闸线Ⅰ,闸线Ⅰ通过闸线轮改变方向然后拉动制动块向制动盘靠近,制动块在运动的同时拉伸主弹簧。当刹车力度过大导致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静摩擦,即此时为抱死状态时,转动制动盘在惯性的作用下会驱动制动块随之转动,制动块转动会扭转主弹簧,主弹簧发生扭转其外径变大,而其轴向长度会变短,因此主弹簧会拉动制动块与制动盘产生脱离趋势,减小制动块沿轴向施加于制动盘的压力,使两者间产生滑动摩擦。由于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滑动摩擦,有效防止抱死车辆的情况发生,避免紧急制动时,由于车轮抱死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闸线Ⅰ与闸线补偿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闸线补偿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动块与制动盘部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敏波,未经谭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