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8233.7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市建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027 | 分类号: | B24B31/0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242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产品 加工 抛光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光加工工艺,尤其是一种对热镀锌产品进行后加工的抛光工艺。
背景技术
热镀锌又称为热浸镀锌,是指在高温下把锌锭融化,再放入一些辅助材料,然后把金属结构件浸入镀锌槽中,使金属构件上附着一层锌层。热镀锌的优点在于防腐能力强,镀锌层的附着力和硬度较好。热镀锌工艺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脱脂:可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可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0%,六次甲基四胺1~3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
3、浸助镀剂:也称结合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可采用NH4Cl 15%~25%,ZnCl2 2.5%~3.5%,55~65℃,为减少NH4Cl挥发可适当加入甘油。
4、烘干: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120~180℃。
5、钝化: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一般使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
6、冷却: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防止工件,特别是铸件由于激冷回缩产生基体组织开裂。
在完成以上工艺之后,工件基本完成镀锌工作,但大多存在镀锌工件表面粗糙、螺纹粘锌等表面缺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亮热镀锌方法(公开号:101876044A),其抛光步骤如下:采用直径为1mm-5mm的玻璃珠和去离子水,在滚筒内对被热镀锌产品进行滚光处理,滚光时间为1-5分钟。这种抛光方法可以除去工件表面锌灰,以及一部分螺纹粘锌、锌渣,改善工件表面状况。然而,这种方法对于工件的抛光不够彻底,难以达到高档设备的使用要求,而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抛光效果好、简单易操作的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在一个可旋转并能上下振动的容置腔内放入大量钢珠,然后将热镀锌产品放入钢珠堆中,开动设备使该容置腔旋转并上下振动,促使所述热镀锌产品与钢珠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对热镀锌产品的表面进行抛光。
进一步地,上述的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均匀分布有竖直方向的凹槽,容置腔的底部为凹弧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其中:所使用的钢珠的直径为4-10mm,钢珠表面圆滑。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其中:对热镀锌产品进行抛光处理过程中,所述容置腔的转速为5-100RPM,上下振动的频率为1-10Hz,抛光处理的时间为5-30分钟。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热镀锌产品后加工抛光工艺,其中:所述热镀锌产品为小尺寸工件或连接件,其三维方向任意一方向的最大尺寸不能超过20cm。
本实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发明方案可以去除工件在热镀锌过程中表面留下的疙瘩、不匀等缺陷,提高工件表面光亮度,改善工件外观品质,处理过程不会伤及工件本身的几何尺寸,经此抛光处理后的工件,可以满足高档设备的使用要求。
2、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采用常规设备进行实施,且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可旋转并上下振动容置腔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
1-钢珠,2-容置腔,3-凹槽,4-待处理的热镀锌产品,5-运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热镀锌产品进行后加工的抛光工艺,在一个可旋转并能上下振动的容置腔2内放入大量钢珠1,然后将待处理的热镀锌产品4放入钢珠堆中,开动设备,在运动杆5的传动下,容置腔2旋转并上下振动,促使其内部存放的热镀锌产品4与钢珠1发生碰撞和摩擦,从而对热镀锌产品4的表面进行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市建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东台市建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机的自动下料装置
- 下一篇:新型磨削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