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流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7858.1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柳泽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19/00 | 分类号: | F04D19/00;F04D29/38;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周靖,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流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叶轮的动翼形状及包围叶轮的径向外周的文丘里管的内面形状最佳化的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轴流风机在安装于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轴的叶轮的径向外周具备用于与该叶轮一起形成轴流的圆筒体状的文丘里管。轴流风机由于结构简单,因此,作为服务器等设备的冷却用风扇被广泛使用。
轴流风机一般具有风量大、静压小的送风特性。为了改良轴流风机的送风特性,对叶轮的动翼形状及文丘里管的结构等实施各种措施。
作为与叶轮的动翼形状相关联的技术,公开有如下轴流风机,其中将叶片后缘和叶片翼端的交点连结于叶轮的旋转中心的直线,比将叶片前缘和轮毂及叶片的边界的交点连结于叶轮的旋转中心的直线更靠近旋转方向侧而定位,从轮毂的半径到翼端的半径之间的弯度比,以将轮毂的弯度比设为最小、将翼端的弯度比设为最大的单调增加的分布而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与文丘里管的结构相关联的技术,公开有如下送风装置,孔(文丘里管)的截面由吸入侧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圆弧部、直线部及排出侧圆弧部构成,且将吸入侧圆弧部的圆弧半径比排出侧圆弧部的圆弧半径更大地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2008-1113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33398号公报
这里,专利文献1的轴流风机通过改良叶轮的动翼形状来确保静压,且通过在包含旋转轴的面上形成与旋转轴平行的流动,来实现低噪音化。
另一方面,通过将吸入侧圆弧部的圆弧半径比排出侧圆弧部的圆弧半径更大地形成,得到大风量且实现低噪音化。
但是,轴流风机的运转特性受到叶轮的动翼形状和文丘里管结构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即使只分别地设定叶轮的动翼形状或文丘里管的结构,也不能实现实际使用区域的低噪音化及高静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其在实际使用区域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及高静压化。
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轴流风机具备叶轮和文丘里管。
叶轮安装于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轴。文丘里管包围叶轮径向的外周且具有在所述旋转轴的轴方向上对向的进气口及排出口。
所述叶轮的动翼的前缘部形成相对于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呈凹状的圆弧。将所述前缘部的凹状圆弧的延长线和顶端边的曲线的延长线交叉的角度设定成正面看为30°~37°的锐角,以使所述动翼的前缘端部向旋转方向突出。
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侧倾斜部的开口角度θ3设定为12°~17°的角度,排出侧倾斜部的开口角度设定为30°~35°的角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轴流风机,叶轮的动翼的前缘部形成相对于该叶轮的旋转方向呈凹状的圆弧。将前缘部的凹状圆弧的延长线和顶端边的曲线的延长线交叉的角度设定成正面看为30°~37°的锐角,以使动翼的前缘端部向旋转方向突出。
文丘里管的进气侧倾斜部的开口角度θ3设定为12°~17°的角度。文丘里管的排出侧倾斜部的开口角度设定为30°~35°的角度。
因此,本发明的轴流风机通过将叶轮的动翼形状及包围叶轮的径向外周的文丘里管的内面形状最佳化,可以在实际使用区域实现低噪音化及高静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机的正视图及背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叶轮的正视图及侧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机的侧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文丘里管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第一比较方式的轴流风机的正视图及背视图;
图6是第一比较方式的文丘里管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第二比较方式的轴流风机的正视图及背视图;
图8是第二比较方式的文丘里管的结构的说明图;以及
图9是比较本实施产品和现有产品的噪音特性及风量-静压特性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 叶轮、
20 旋转驱动装置、
21 旋转轴、
30 文丘里管、
31 进气侧倾斜部、
32 直线部、
33 排出侧倾斜部、
61 进气口、
62 排出口、
100 轴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机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洋电气株式会社,未经山洋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7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湿机
- 下一篇:汽车电控单元用看门狗电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