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IP报文生成、发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9215.2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8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映射表 应用需求 应用 用户需求 发送 二层 三层 读取 驱动 动态修改 服务类型 设置应用 协议版本 协议类型 业务使用 业务应用 用户设置 用户特定 字段 编程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IP报文生成、发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OSI网络模型的三层IP层和二层驱动,所述方法包含:用于基于用户特定的业务应用需求修改应用‑需求映射表;读取最新修改的应用‑需求映射表,并接收三层IP层发送的IP报文,依据最新修改的应用‑需求映射表设置接收的IP报文包含的服务类型字段的值;将设置的IP报文发送至二层驱动进行处理;其中,所述应用‑需求映射表包含:应用名称、协议版本、协议类型、端口号和应用需求值。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户设置IP报文的应用需求方法,解决业务使用过程中动态修改IP报文的应用需求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socket编程中多数应用没有设置应用需求的问题,本方法具有适应用户个体需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单主机上用户设置IP报文的应用需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IP报文生成、发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在IPv4还是IPv6中,其数据报文内均有相应的字段描述该报文的处理需求,例如IPv4报文首部中的8位的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TOS)字段,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其中前3位表示报文的优先级,后面的几位分别表示要求更低时延、更高的吞吐量、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路由代价等,对应位为1即有相应要求,为0则不要求。
传统应用编程中,很少有人员直接操作IP报文的,通常的做法是使用socket编程,socket编程中规定了相应的函数,如bind、connect、sendto、sendmsg等。我们发现在所有socket函数及相应参数、数据结构中,没有设置服务类型的手段或方法。如果在应用编程时,直接操作IP报文首部,那么通常TOS字段就在应用使用过程中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另外,人们使用不同应用时,其体验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存在动态修改TOS等字段的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设备的功能日渐强大,其对QoS的支持能力越来越强。因此要求未来网络设备支持TOS等方式应用需求设置的区分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用户动态设置IP报文的应用需求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IP报文生成、发送方法及系统,从而用户在使用应用业务时可动态设置其IP报文的TOS等字段,满足业务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IP报文生成、发送方法,该方法基于OSI网络模型的三层IP层和二层驱动,所述方法包含:
步骤101)用于基于用户特定的业务应用需求修改应用-需求映射表;
步骤102)读取最新修改的应用-需求映射表,并接收三层IP层发送的IP报文,依据最新修改的应用-需求映射表设置接收的IP报文包含的服务类型字段的值;
步骤103)将设置的IP报文发送至二层驱动进行处理;
其中,所述应用-需求映射表包含:应用名称、协议版本、协议类型、端口号和应用需求值。
上述步骤101)进一步包含:
步骤101-1)用于设置应用-需求映射表,即在应用-需求映射表中添加一个表项;
步骤101-2)用于清除应用-需求映射表中的一个已存在表项,即用户不再需要对应用的特定处理,而采取IP报文的缺省处理方式;
步骤101-3)用户设置特定的应用-需求项后,通知业务应用IP报文的应用需求报文实时操作驱动,由该业务应用IP报文的应用需求报文实时操作驱动读入最新的应用-需求映射表。
上述步骤102)进一步包含:
步骤102-1)接收三层IP层向下层发送的IP报文,利用应用-需求映射表判定所接收IP报文是否有匹配表项,如有进入下一个步骤;否则将IP报文直接发给二层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9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碳硅复合材料
- 下一篇:半导体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