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5763.8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薛备芬;冯琰;张顺;王恺华;张冰;黄炜焱;胡怡;郭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6 | 分类号: | E02D5/36;E02D5/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顶扩径桩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旋挖钻机配备一个大直径钻头后在地面进行钻孔施工,形成扩径的桩顶区段;
S20:将所述旋挖钻机配备一个小直径钻头在所述桩顶区段底部钻孔至桩底标高,从而在所述桩顶区段下形成桩体区段,所述桩顶区段和桩体区段组合形成桩孔;
S30:将所述旋挖钻机配备一个变直径的钻头对所述桩体区段的内壁进行修整施工,使得所述桩体区段与桩顶区段的连接处实现斜坡连接,从而在桩体区段中形成了一个由斜坡结构围合形成的过渡区段;
S40:利用一个带有活门的筒形钻对所述桩顶区段和桩体区段进行沉渣清理;S50:在所述桩孔内下放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的形状与所述桩孔匹配;
S60:在所述钢筋笼内侧放置灌注砼导管,所述灌注砼导管的末端靠近所述桩孔的底部放置;
S70:采用导管法,通过所述灌注砼导管对所述桩孔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直至完成所述桩顶区段的灌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在利用小直径钻头钻孔前,先在所述桩顶区段安装一个导向圈,所述导向圈位于所述小直径钻头的外侧,且所述导向圈的直径小于所述桩顶区段的孔径,当所述旋挖钻机旋挖成孔一钻头后拆除所述导向圈继续进行钻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当所述桩体区段施工至少两米至多三米时,采用超声波检测已施工的所述桩体区段孔位的垂直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0中,沉渣清理完成后,利用一个扫孔钻头对所述桩孔的孔壁进行扫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先分节制作,再将各节之间通过点焊或直螺纹套筒的方式连接,制作、连接后再实施步骤S5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各节之间的连接处避开对应的所述过渡区段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70中,当混凝土灌注至所述过渡区段时,将所述灌注砼导管末端提至所述过渡区段底部下2米,同时加大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塌落度;当混凝土灌注至高于所述过渡区段的顶部3米时,将所述灌注砼导管末端提升至高于所述过渡区段的顶部1米处,继续实施灌注,直至完成所述桩顶区段的灌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顶扩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0中,当所述灌注砼导管安放完成后,对桩孔进行孔深、孔底沉渣和泥浆比重的复测,根据复测的结果对桩孔进行清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57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