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4519.X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友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5/308 | 分类号: | B41J25/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对所谓纸间隙进行调整的间隙调整部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备这种间隙调整部的喷墨记录装置,已知具备使记录介质的输送单元升降以调整输送单元与记录头之间的间隙的单元升降机构的图像记录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该图像记录装置具备在布帛或树脂薄膜等大开本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的打印机主体和支撑打印机主体的支撑基座。支撑基座具有左右的铅垂框体和配置于铅垂框体内侧的左右单元支撑部件,由该左右的单元支撑部件来支撑带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单元。而且,在各铅垂框体与各单元支撑部件之间,夹着设置有使输送单元升降的左右一对单元升降机构。
各单元升降机构具有:设置于铅垂框体的操作把手;使单元支撑部件在前后两个位置(记录介质的进给方向的两个位置)升降的一对导引螺纹机构;和使一对导引螺纹机构工作的动力传递机构。一对导引螺纹机构分别具有形成有阳螺纹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各阳螺纹与设置于单元支撑部件的阴螺纹螺合。此外,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将操作把手的旋转动力传递到第一转轴的齿轮列和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联动旋转的连接带。
在各单元升降机构中,若旋转操作操作把手,则经由动力传递机构及一对导引螺纹机构而使各单元支撑部件升降。即、输送单元在记录头的主扫描方向上通过一个单元升降机构来进行左半部的高度调整,并通过另一单元升降机构来进行右半部的高度调整。由此,根据导入的记录介质的厚度,进行输送单元与记录头之间的间隙调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5041号公报
在该以往的图像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中,构成为,相对于记录头(打印主体),分别按左右各半部进行输送单元的高度调整,因此若在调整幅度大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调整,则导引螺纹机构的阳螺纹和阴螺纹成为互相倾斜的状态。因此,需要交替或同时地一点点调整一对单元升降机构,存在调整作业变得烦杂的问题。此外,高度调整的输出端是导引螺纹,因此不能进行以微米为单位的微调整,存在不能提高印刷(记录)品质的问题。再有,为了使重物即输送单元升降,就需要用直接支撑输送单元的单元支撑部件和经由单元支撑部件来间接支撑输送单元的铅垂框体这两个底盘(架台)来构成支撑基座,存在支撑基座大型化及复杂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且能够以简单的操作高精度地调整喷墨头的喷嘴面与进给路径上的记录介质的间隙的喷墨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印刷部,其具有对记录介质进行印刷的喷墨头;装置主体,其具有配置部和支撑部,该配置部具有配置记录介质的配置面,该支撑部支撑印刷部使得喷墨头与记录介质对置;和间隙调整部,其使印刷部相对于配置面在接近远离方向上平行移动以调整喷墨头的喷嘴面与配置面的间隙,间隙调整部具有:夹着配置部配置的第一调整部及第二调整部;使第一调整部工作的输入部;和使第一调整部及第二调整部联动的联动部。
根据该构成,由间隙调整部通过使印刷部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喷嘴面在接近远离方向上平行移动来实施喷嘴面与配置面之间的间隙调整。因此,能使支撑印刷部的结构体和支撑配置部的结构体兼用作支撑部,且能使结构体成为紧凑且简单的结构。此外,由于与配置部相比印刷部为轻量,因此能简化间隙调整部的结构,且能以简单的操作来进行高精度的间隙调整。
此外,通过联动部,能将来自输入部的动力同时传递到第一调整部及第二调整部,且能使印刷部在接近远离方向上同时移动。由此,不需要分别操作第一调整部和第二调整部便能简化用于间隙调整的操作,并且能使间隙调整稳定化。
再有,接近远离方向是喷嘴面和印刷部对置的方向,例如,在上下对置的情况下成为上下方向(升降方向),在前后对置的情况下成为前后方向。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调整部具有:蜗杆,其设置于支撑部且与输入部连接;第一凸轮,其设置于支撑部且与所述联动部轴连接;和第一凸轮从动件,其与第一凸轮滚动接触。
根据该构成,能通过蜗杆来将来自支撑部的旋转动力充分减小以传递到第一凸轮,且能通过第一凸轮来使第一凸轮从动件微小移动。由此,能紧凑地构成第一调整部,并且能高精度地调整间隙。再有,在间隙调整的调整幅度大的情况下,第一凸轮的凸轮曲线不必一定相对于旋转使移位(移动距离)为线性的,且优选通过凸轮曲线来适当地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4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举预充电功能的动态制动电路
- 下一篇:薄壁件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