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水泥低温高强陶瓷耐磨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3890.4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强;侯兆田;胡竹生;杨利强;杨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强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低温 高强 陶瓷 耐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耐磨材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多水泥低温高强陶瓷耐磨料。
背景技术
非金属耐磨陶瓷材料,可涂抹在金属表面作为耐磨、耐热层使用,目前常用“水合结合法”生产非金属耐磨陶瓷材料,此方法通常在常温下利用水泥与水混合,然后再将水泥和水的混合物与耐磨陶瓷材料中的骨料、微粉、分散剂、钢钎维进行混合产生有一定强度的耐磨陶瓷材料,这种方法生产的耐磨陶瓷材料气孔率高、不耐高温,抗压强度和耐火度下降,由于水分蒸发造成陶瓷材料表面出现大量气孔,影响美观且密度降低,浪费水资源,增加生产成本,耗费劳动力。
虽然,中国专利CN201110148823.5公开了一种新型柔性耐磨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原料由耐磨骨料、耐磨细粉、陶瓷纤维和结合剂组成,由烧结镁砂、石英砂和刚玉混合制得耐磨骨料,细粉镁砂和石英砂混合制得耐磨细粉,后将耐磨骨料、耐磨细粉和陶瓷纤维,混合后,加入结合剂,再次混合,制得耐磨陶瓷材料。该发明在无水和水泥存在的情况下将耐磨材料、陶瓷材料与结合剂继进行黏着结合、聚合或缩合,形成具有耐高温、耐磨、耐强性高的柔性耐磨陶瓷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方便,制备的耐磨陶瓷材料气孔率低,产品美观且密度高的显著特点。但该工艺配方及流程仍有待改进之处,比如由于配方不当会影响其抗冲击、耐冲刷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密实度高、耐磨性能好,且抗冲击、耐冲刷性能更佳的多水泥低温高强陶瓷耐磨料。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水泥低温高强陶瓷耐磨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3-5mm骨料10%,3-0 mm骨料45%,硅微粉4-5%,硅酸盐水泥40-45%,防爆纤维 0.1%,减水剂 0.3%。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中还包括引气剂、消泡剂。
进一步的,所述骨料为石英砂或矾土。
本发明特点在于:采用硅微粉做结合剂,高强硅酸盐水泥结合剂做胶结材料,使材料与原始衬体结合性能达到最强,材料的强度达到最高值。根据本发明所述配方生产出的多水泥低温高强陶瓷耐磨料的主要性能指标较佳:抗压强度(Mpa):1天≥20、3天≥40、28天≥6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性能有明显改进:①高强耐磨,抗冲击、耐冲刷;②整体性好,易于修补,不易脱落、无收缩、不开裂。主要是由于使用温度低,陶瓷材料不会发生膨胀、收缩等,使其体积稳定,不产生裂缝,因而整体性好,另外施工为整体施工,无接缝出现,因而整体性进一步提高;③施工简便,手工涂抹或喷涂施工即可;④抗料团冲击性能好、易清理、易修补;⑤无环境及过程污染,耐磨陶瓷涂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份为硅酸盐、刚玉相、方石英等,对下道工序的高炉内衬、或其他高温炉体不会产生影响或者侵蚀等损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多水泥低温高强陶瓷耐磨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3-5mm石英砂10%,3-0 mm石英砂45%,硅微粉4%,硅酸盐水泥40%,防爆纤维 0.1%,减水剂 0.3%,引气剂0.2%、消泡剂0.4%。
其生产流程:原材料进厂----粒度分级----按照比例配料---搅拌机搅拌---出料装袋----发运。
其施工流程:料倒入搅拌机----加水—加减水剂---搅拌(3-8分钟)---出料---涂抹施工。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强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强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甲醚制汽油的工艺技术
- 下一篇:张袋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