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2936.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武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控 老人 发生意外 告警 管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告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在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当中,指出中国老龄空巢数目已经达到3600万。由于很多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老人独自一人无人照料。
一份针对上海独居老人的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有30%的人担心自己生病无人照顾,28%的人担心生活不能自理,而有8%的人担心遭遇突发事情无人救援。随着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当老人在家里发生意外,比如卫生间跌倒发生昏迷,或者睡觉期间出现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地进行救治,严重的话,很可能造成悲剧的发生。因此为老年人以及他们的看护者提供信息和相关服务,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现有的针对老人进行远程照料的方法基本是以视频监控为主。通过布置在家庭区域内的视频摄像头来监控家中老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在预定的时间内,通过人为观看实时视频来进行监控。但是上述方法需要人为进行干预,无法自动地、随时地对家中老人的日常生活行为进行监控,无法对老人的日常行为进行学习和分析,也无法及时对潜在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告警管理。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其可自动监测室内老人的意外行为,自动上报意外告警信息,并自动进行调度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其至少包括:若干个侦测装置、告警处理系统和告警装置;其中,所述若干个侦测装置均与所述告警处理系统相连,所述告警处理系统再与所述告警装置相连。
根据上述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告警装置包括警铃和短信平台。
根据上述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其中:所述侦测装置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仪和室内跌倒监测地毯;其中,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仪放置在老人卧室的床脚下,用来得到老人的心率与呼吸波;所述室内跌倒监测地毯铺设在老人的卫生间、厨房或者餐厅,用来监测老人是否意外摔倒。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侦测装置侦测老人的信息;
步骤S2:告警处理系统接收侦测装置发来的侦测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若认为老人的状况正常,则不作处理;若认为老人的状况异常,则触发告警装置;
步骤S3:告警装置发出告警信息。
根据上述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方法,其中:步骤S1中,所述侦测装置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仪和室内跌倒监测地毯;其中,所述生命体征监测仪放置在老人卧室的床脚下,用来得到老人的心率与呼吸波;所述室内跌倒监测地毯铺设在老人的卫生间、厨房或者餐厅,用来监测老人是否意外摔倒。
根据上述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告警装置包括警铃和短信平台。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方法,其中:所述警铃发出报警声;所述短信平台向监控员发出短信通知。
根据上述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告警信息包括生命体征异常告警信息和跌倒告警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时效性快:老人发生意外后可立即产生告警,并迅速对老人进行救助;
(2)容错性高:告警触发后,监控员会对其进行确认;
(3)安全性高:只有告警后才能有权限发卡上门救助。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用于监控老人发生意外的告警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终端的Wi-Fi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自动售货机出货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