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2421.0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素萍;张硕;雷霆;周玲云;吴佩纹;张开会;林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花丹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蓝花丹(Plumbago auriculata)原产南非,白花丹科白花丹属多年生灌木。蓝花丹花色淡蓝,为少见的冷色调花卉,花期长,所以蓝花丹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蓝花丹还是非洲及欧洲国家获得药用成分白花丹素的重要来源。蓝花丹根部富含白花丹素。白花丹素是白花丹科植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癌等作用。
目前,欧洲及非洲因为大面积采集蓝花丹提取白花丹素,使得该物种自然资源迅速枯竭。蓝花丹为花柱异长植物,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面对市场需求与植物资源间巨大的缺口,繁殖问题成为蓝花丹研究的首要问题。
蓝花丹的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主要为播种繁殖,国内蓝花丹作为外来物种,繁殖主要依靠进口种源,成本高。
无性繁殖又分为扦插、嫁接、压条、分株。其中因扦插繁殖具有出苗快、投资少等特点而被普遍使用。所以本发明采用扦插的方法来缩短蓝花丹的生长周期,降低成本,为蓝花丹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从而降低蓝花丹的繁殖成本,缩短其生长周期,满足国内市场应用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插床的处理:改良后插床的基部每1.5~2.0m留洞作排水孔,床底铺一层15~20cm厚鹅卵石,以方便植株排水、透气,上覆一层10cm厚细河沙,上层再铺上15cm的河沙和蛭石(1:1)作为扦插基质。基质在扦插前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消毒,密封消毒2h后用自来水淋透洗净,然后摊平备用;
B、扦插枝条处理:将蓝花丹硬插穗放在IAA500mg/L+IBA500mg/L+NAA1000mg/L溶液中浸泡30s;
C、扦插: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扦插穴中,回填土壤,浇透水;
D、扦插后管理:温度保持在18~28℃,插床的含水量保持在60~70%,空气相对湿度为 65~75%,让扦插苗逐渐接受光照。
其中步骤B所述的扦插枝条的长度为10~12cm,在田间采集时每20根扎成一捆,装入中间放有冰块泡沫箱中。带回温室后,将插条基部放入盛水塑料大盆,适时在叶面喷水,防止插条失水萎蔫。
其中步骤C所述的蓝花丹硬枝插穗最宜扦插时间为三月上旬。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传统的播种繁殖相比,采用本方法扦插的蓝花丹成本大大降低,生根的小苗移栽后,根系丰富,成活率高,缩短了蓝花丹的繁殖周期,为蓝花丹的生产提供了新的高效繁殖方法,并且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推广,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改良后插床立面图
说明:插床的基部每1.5~2.0m留洞作排水孔,床底铺一层15~20cm厚鹅卵石,以方便植株排水、透气,上覆一层10cm厚细河沙,上层再铺上15cm的河沙和蛭石(1:1)作为扦插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花丹扦插繁殖方法,主要以扦插繁殖作为技术支撑,选用蓝花丹硬枝插穗,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扦插繁殖的影响试验(生长调节剂组合配方见表1、表2),经过优化组合最终选定了一组最优的生长调节剂组合配方。
首先准备插床:插床高1.2m,长5m,宽1.0m,深0.6m。插床基部每1.5~2.0m留洞作排水孔,床底铺一层15~20cm厚鹅卵石,上覆一层10cm厚细河沙,上层再铺上15cm的河沙和蛭石(1:1)作为扦插基质。基质在扦插前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消毒,密封消毒2h后用自来水淋透洗净,然后摊平备用。
枝条采集与处理:在田间采集后,每20根扎成一捆,装入中间放有冰块泡沫箱中,防止插条发热酶活性钝化,影响扦插生根率。带回实验温室后,将插条基部放入盛水塑料大盆,适时在叶面喷水,防止插条失水萎蔫。
3月上旬进行硬枝扦插,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根插穗。将蓝花丹硬插穗分别在浓度为500mg/L、1000mg/L的NAA、IAA、IBA溶液中浸泡30s,以清水作为对照(ck)。本实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L9(34),处理方法见表1、2。
表1.蓝花丹硬枝扦插生根实验处理因素与水平一览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