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工品药剂的装压药一体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82359.5 | 申请日: | 2013-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玲;孟高翔;李健;孙安昌;邢康宁;李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庆华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6C7/02 | 分类号: | C06C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2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工品 药剂 装压药 一体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火工品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工品药剂的装压药一体化设备,适用于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小药量火工品药剂的自动装填、压制、装配模具自动传递。
背景技术
在火工品行业,大量的火工品,包括工程雷管(针刺雷管、电雷管)、底火、曳光管、导爆管、传爆管等产品,均需要在管壳内装填含能材料药剂,然后对含能材料药剂进行压制(火工品行业称为装、压药工艺),该工艺是火工品行业中非常普遍的一种基础工艺。然而,目前传统的装药工艺大多生产企业采用的还是手工用天平称药,手工装药或用计量板装药,其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和药剂直接接触,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而在压药方面,采用传统的油压机或三工位压机,压力精度也不能得到高精度产品的工艺需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些企业陆续从国外引进一些火工品的自动装配机,一来受到技术封锁,引进后的自动装配机一直不能正常生产,二来自动装配生产线的工位比较多,比较适合于装配工艺复杂、工序多的产品,三来生产成本非常高,一台自动装配机引进到我国的价格均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即使由国内进行自主研发,成本至少也需要300-400万元人民币。申请人于1989年和2004年,先后从国外引进了20工位和24工位圆盘式雷管自动装配机,这些自动装配机上均安装有自动装药工位,自动压药工位,但是,由于引进的这些自动装配机工位比较多,用来生产只有几种药剂的产品的装填、压制就比较浪费,也比较费时。所以,目前申请人在生产小药量的火工品时,其药剂的称量、压制一直采用单模具的手工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所需人员多,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大,效率低,难以满足武器系统高性能的要求及大批量生产。
为此,通过自主研发制造出一种能自动装药、又能高精度的自动压药,同时模具也能自动传递的火工品药剂的装压药一体化设备,提升火工品的装配制造能力,以满足现代武器系统发展的需要,是申请人一直关注的重点,经申请人所作的资料检索,针对单发产品药剂的自动装填、自动压制,同时装配模具也能自动传递于一体的单台设备目前还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工品药剂的装压药一体化设备,该设备集火工品药剂的自动装填、自动压制、装配模具自动传递于一体,通过气、电、机械的有机结合,可以自动称量、装填、压制实现对药剂的精确计量、人机隔离的自动安全装药、压制。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精密测量头检测和PLC系统的控制,使各执行气缸在规定的时刻分别带动不同机构协调动作,最终不仅将药剂准确装入指定管壳之中,同时将药剂按所需压实密度的要求进行压制,在压制过程中,根据参数设定进行判断,以便在产品输出时进行正废品分离。当工作一定时间,旋转药盒内的药量不足,需要进行补药时,补药室内外门互锁,隔离的间接补药方式,使补药工作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火工品药剂的装压药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装药器、压力机构、模具运转机构、补药机构、正废品分离机构、机架、上支架、防护罩和电气控制系统和气路控制系统;
在机架的上平面安装模具运转机构的台面板,上支架安装在台面板上平面的后端,装药器安装在上支架前端面左下方,补药机构安装在上支架前端面左上方,位于装药器的正上方,压力机构安装在上支架前端面的右方,防护罩安装固定在上支架的前面,同时,与台面板的上平面的前端相连接固定,防护罩中间的隔板将装药器与压力机构隔离分开,模具运转机构的大圆盘和送模盘安装在台面板的上端面的前方,通过轴分别与精密间歇分割器、皮带轮连接,精密间歇分割器固定在台面板前端的下平面,动力电机固定在机架上,通过同步带与精密间歇分割器相连接,正废品分离机构安装在防护罩外部的出模通道上,并固定在模具运转机构的小台板上。
所述的装药器主要包括装药漏斗、装药漏斗支架、漏药管、旋转药盒、药盒转轴、摩擦转动轴、推药盒转动气缸、拨叉、L型药盒移动架、退余药盒气缸、伸摆气缸、固定板、支架、托板、金属漏斗、气体振荡器;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庆华公司,未经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庆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