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2214.5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6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增福;王福庆;陈剑;钟国彬;苏伟;刘世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20 | 分类号: | H01M8/20;H01M8/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全钒液 流电 运行 效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所述全钒液流电池包括电池正极、电池负极、正极电解液储罐、负极电解液储罐、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和离子交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正极电解液以400-1000L/h的流速在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正极电解液储罐之间循环,将负极电解液以400-1000L/h的流速在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储罐之间循环;
(2)操作温度为10-35℃,使所述正、负极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40-80mA/cm2、电压为0.8-1.65V下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完成全钒液流电池的充放电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正极电解液的流速为600-800L/h,所述负极电解液的流速为600-800L/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操作温度为15-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密度为40-60mA/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包括浓度为0.5-3.0mol/L的VOSO4和浓度为0.5-3.0mol/L的H2SO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中,VOSO4的浓度为1.5-3.0mol/L mol/L,H2SO4的浓度为1.5-3.0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电解液包括浓度为0.5-3.0mol/L的V2(SO4)3和浓度为0.5-3.0mol/L的H2SO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电解液中,V2(SO4)3的浓度为1.5-3.0mol/L,H2SO4的浓度为1.5-3.0mol/L。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膜选自质子交换膜、经Na+型化处理后的阳离子交换膜、经K+型化处理后的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一种,或选自质子交换膜、经Na+型化处理后的阳离子交换膜、经K+型化处理后的阳离子交换膜中的两种或三种通过物理混合或化学聚合所形成的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2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