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眼近季产期调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0384.X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有;钟声;曾运友;陈广全;陆宏谋;赵俊生;罗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眼 产期 调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眼近季产期调控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主栽特色水果,但由于栽培品种单一,果实成熟期过分集中, 保鲜加工落后,果实成熟时大量的鲜果集中上市,造成市场积压,果价下跌,果农欠收。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增加果农的生产收入。目前最好的生产方法是采用龙眼近季产期调控的生产方法,龙眼近季产期调控就是在成年龙眼结果树在接近花芽分化的物候期和气候条件下,采用叶面和顶芽喷施一定浓度和一定次数的KCLO3来促使成年龙眼结果树提前进行花芽分化,使其早抽花穗,达到早开花、早挂果、早成熟、早上市,拉长市场龙眼鲜果供应期和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效果显著的龙眼近季产期调控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报一种龙眼近季产期调控生产方法,它包括喷施方法和喷施的气候条件:
喷施方法:
在龙眼采后二次新梢抽出或非挂果树二次秋梢抽出叶片转为绿豆色时,对叶片表面及顶芽连续雾状喷施二次1500倍KCLO3水溶液,间隔时间为7-10天;喷施时以叶尖刚滑落小水滴为宜;喷雾时喷头应离树冠表面60-80厘米左右;喷雾时以叶片不动为宜;
喷施的气候条件:
在晴天、无风、无露水时雾状喷施龙眼结果树叶片的表面及顶芽,时间为上午8:00-10:30,下午为3:00-5:30分。
KCLO3水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出称量好的99.5%工业KCLO3晶体,用适量的清水浸泡,然后将其置于所需倍数的容器内,加进清水并至所需倍数的水量,充分溶解并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倍数的KCLO3水溶液。
栽培配套管理:
①有效结果梢期的调节
②培养强壮结果母枝
③保花、壮花
④疏花、疏果
⑤保果、壮果。
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效果显著、对环境、产品没有污染对、作物生长发育没有产生任何副作用,该技术可使龙眼早抽花穗,达到早开花、早挂果、早成熟、早上市,对拉长龙眼鲜果的市场供应期,舒缓龙眼的销售压力,提高龙眼产品的市场价格,增加广大果农的生产收入,推动龙眼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2012年电白县林头镇大街龙眼种植专业户黎振昌十六年生储良广眼120亩,采收后及时进行复壮管理,培养良好的结果母枝。在2012年10月20日二次新梢转为绿色时,连续叶面顶芽喷施二次1500倍的KCLO3水溶液,每隔八天喷施一次。在2012年12月下旬调查,其120亩龙眼植株抽穗率达到86.5%,枝梢抽穗率达到76.2%。通过保花、疏花、疏果、保果、壮果等技术管理,其120亩龙眼2013年获得了平均亩产322公斤,平均亩产值3413.2元,平均每亩利润1863.2元的好成绩。果实成熟期比正季果提早了12天。
比较例:
龙眼近季产期调控技术可使龙眼成年结果树的植株和枝梢平均抽穗率达82%以上,其果实成熟期比正造果提早7-15天,产量高于或等于正造果,果实大小、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食部份与正造果相当,果皮颜色优于正造果,见表1。
表1 近季调控及常规生产各项指标综合调查登记
经济指标比较:
试验示范区平均亩产347公斤,平均亩产值达3678元,平均亩利润达2128元,平均每亩新增利润1378元,总体生产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辐射推广区平均亩产315公斤,平均亩产值达3339元,平均亩利润1789元,平均每亩新增利润1039元,总体经济效益提高40%以上,见表2。
表2 近季调控经济指标综合调查登记表
试验例:
芽长约5㎝时不同处理对龙眼抽穗及挂果的影响
1、 1000倍不同喷施次数对龙眼抽穗及挂果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未经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0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枇杷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关联终端的方法和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