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0025.4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安;罗逸之;罗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榕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G1/1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7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搅拌 结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废旧塑料、废橡胶的炼油设备系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该炼油设备的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大多数是碳氢化合物长链分子,废旧塑料裂解制备油品实际上是使用高温在催化剂的条件下裂解成短链分子的油品。高分子物料在反应釜中进行高温裂解时不可避免地会脱氢,生产出来的原子碳会在温度最高的反应釜壁上结出碳焦。随着反应的进行,碳焦会逐渐积累,厚度增加,从而阻隔热量,导致裂解所需的热量无法从反应釜壁传导给物料,使得生产无法连续进行。现有的防止结焦是使用滚筒式的反应釜,其原理是反应釜连续转动,物料在不再反应釜同一位置长期停留,从而减少结焦。但是,该反应釜需要壳体进行不断旋转,不能进行连续地进料、出渣,因此使得设备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连续地进料、出渣的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包括反应釜壳体和搅拌筒芯,所述的搅拌筒芯转动配合在反应釜壳体内,所述的搅拌筒芯上设有多个除结焦装置,所述多个除结焦装置的外端部均与反应釜壳体的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的除结焦装置包括刮镲头和弹簧,所述的搅拌筒芯上设有一外径小内径大的台阶孔;所述刮镲头的一部分、弹簧容置在台阶孔内;所述刮镲头的后部设有与台阶孔端面相抵的限位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刮镲头的后端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台阶孔的底端面相抵。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中的反应釜壳体是不需要转动的,利用搅拌筒芯上的除结焦装置可进行除焦,不仅效率高,而且还可以再除结焦的同时在反应釜内进行连续地进料、出渣,使得设备的生产效率得以极大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中所示1、反应釜壳体,2、搅拌筒芯,3、刮镲头,4、弹簧,5、台阶孔,6、限位块,7、搅拌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反应釜搅拌除结焦装置,包括反应釜壳体1和搅拌筒芯2,搅拌筒芯2上设有三个搅拌臂7,三个搅拌臂7上均设有一排除结焦装置(即多个除结焦装置排成一排),所述的搅拌筒芯2转动配合在反应釜壳体1内,所述的搅拌筒芯2上设有多个除结焦装置,所述多个除结焦装置的外端部均与反应釜壳体1的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的除结焦装置包括头部与反应釜壳体1的内壁滑动配合的刮镲头3和弹簧4,所述的搅拌筒芯2上设有一外径小内径大的台阶孔5,刮镲头3的头部露出在台阶孔5外;所述刮镲头3的一部分、弹簧4容置在台阶孔5内;所述刮镲头3的后部设有与台阶孔5端面相抵的限位块6;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刮镲头3的后端相抵,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台阶孔5的底端面相抵。
以上仅就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榕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榕大环保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0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分散型预应力抗拔抗浮桩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移动多层犁式卸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