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9619.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振栋;赵宝东;曹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0 | 分类号: | C09K5/10;B01D19/02;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油 组分 分离 提纯 系统 | ||
1.一种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在轻组分排放系统上进行在线改造而来,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循环系统、冷却收集系统、抽真空系统;其中:分离循环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热媒泵;冷却收集系统包括冷却器A、轻组分收集槽、循环泵;抽真空系统包括冷却器B、真空泵、废水收集槽;
连接关系如下:油气分离器顶部用管线与高位槽进口阀门前管线相连,底部通过热媒泵与热媒膨胀槽顶部相连,油气分离器通过冷却器A与轻组分收集槽顶部相连,轻组分收集槽底部连接循环泵,轻组分收集槽顶部通过冷却器B连接真空泵与废水收集槽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器与冷却器A之间设有止回阀,冷却器A上设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轻组分收集槽与冷却器B之间设有止回阀,冷却器B上设有压力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器A与轻组分收集槽之间设有视镜。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分离循环:导热油通过油气分离器实现气液分流,可将系统内运行产生的不凝气和低沸物排至轻组分收集槽;并将提纯出来的导热油通过热媒泵重新打回热媒膨胀槽,循环再利用;
二、冷却收集:聚集在油气分离器上方的不凝气和低沸物蒸汽经过一个冷却器A冷却后,凝液自流入轻组分收集槽中,另设有排放管线用于排放不凝气和废水蒸汽,凝液通过一台循环泵外排至油剂桶收集;
三、抽真空:真空泵建立真空系统,将轻组分收集槽内聚集的剩余不凝气和废水蒸汽通过一个冷却器B冷却后抽至废水收集槽,并在废水收集槽上装一个排气口和废水排放口,使其可进行间歇外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器与冷却器A之间设有止回阀防止倒吸,冷却器A上设有压力表检测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轻组分收集槽与冷却器B之间设有止回阀防止倒吸,冷却器B上设有压力表检测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轻组分分离提纯系统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器A与轻组分收集槽之间设有视镜,凝液通过视镜自流入轻组分收集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6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